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章 給小皇帝使眼色,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殿內沉默一陣,娘娘開口道:“那便與執政商議過後,再做決斷。”

蘇軾躬身謝過,只要不在京城,讓他去哪裡都行。

前段時間賈易攻擊蘇軾的新依據是元豐八年,神宗剛剛駕崩,哲宗登基之初,蘇仙遊覽揚州竹西寺,寫有“山寺歸來聞好語,野花啼鳥亦欣然”的詩句。

賈易認為“聞好語”指的是聽聞先帝駕崩一事,十足的謗怨君主之詞。

這種解讀也真是缺了大德。

好在蘇軾對此的申辯十分巧妙,說這首詩寫於他從竹西寺出來之後,在路邊聽到十幾個百姓聊天,一人以手加額,喜道:“好個少年官家。”

不愧是上過一次當的蘇東坡,這話一出,一首詩頓時從對先帝不敬變成了對新帝的讚許。

賈易想復刻烏臺詩案未遂,反而因此被外放出了京城。

蘇過聽他們說完蘇軾的工作安排問題,知道接下來該是自己了,忙屏氣凝神。

果然小皇帝側身對娘娘低語幾句,然後說道:“蘇過殿試文章涉及西北邊事,與常人不同,朕想聽你當場解釋一二。”

蘇過偷看了一眼他爹,當著二聖的面,蘇軾當然是面無表情。

“我所寫內容也並非自創,不過是重拾當年范文正公的做法。”蘇過首先找了本朝先例,這在大宋是必須的,屬於政治正確。

況且誰不愛范仲淹呢?

簡單來說,就是先採取守勢,建立堡寨,形成一道嚴密的防線;

再在經濟上封鎖對方,讓西夏人無法從大宋這裡得到生活必需品;

第三步則是改組軍隊,老弱冗兵一律淘汰,只選勇武之人重新整隊;

第四步是對西北的其他少數民族採取懷柔政策,分化、瓦解党項人的盟軍;

最後就是在險要處築城,與堡寨連成一片,吸引對方來攻,進一步消耗西夏的國力。

蘇過講完,小皇帝說道:“環慶路章經略也上書,言道党項人得我朝割讓四寨之地後,不加收斂,反而更加驕縱,要求朝廷允許他出兵給與懲罰。”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戰必危。”蘇過內心狂喜,卻依舊莊重說道:“一味妥協換不來太平,夏人狼子野心,得寸進尺,不可再縱容,稍加懲戒實為上策。”

場面話還是得收斂著說的,畢竟太皇太后就在後面坐著。

趙煦又道:“西北不平已有十數年之久,既有先賢故事,為何不能依例施行?”

“皆是朝令夕改,又所託非人之故。”蘇過答道:“朝廷是戰是和猶豫不定,西北諸州又各自為戰,難免顧此失彼,這才讓夏人撿了便宜。”

小皇帝趙煦頻頻點頭。

蘇過只比他大個四、五歲,又只從單純的戰事角度來分析西北形勢,他自然比較能接受。

不像那幫老臣,連個戰馬的交配問題都要上升到人倫高度,兩國戰和問題更是要從建國之前的領土來源開始說起,實在是不知所謂。

太皇太后聽這倆小子聊了半天,突然說道:“那你覺得誰去主持西北軍政,可保無虞?”

一直打瞌睡的蘇軾立馬說道:“這等大事娘娘該與執政們商議才是。”

“無妨,”娘娘笑道:“今日只是閒聊,並非國事。”

蘇過又偷看了一眼他爹,蘇軾正一臉嚴肅地看著這個逆子,搖頭示意他閉嘴。

“小子無知,此事非我所能知道的。”蘇過只得按他老子的指示來。

可趙煦非要他說,又道:“你既然能寫出這樣的策論,想來對西北諸州也是瞭解過的,眼下形勢不容再拖,正是需要為國舉賢之時。”

還是蘇軾搶先說道:“他不過是紙上談兵,拾文正公的牙慧而已,如何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