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投機取巧的殿試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章 投機取巧的殿試,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在殿試有一整天的時間,蘇過可以再好好想想。
君子與小人之說,都到現在這個舊黨開始拉攏新黨的時候了,如果還只是一味地鄙視新黨、捧舊黨的臭腳,恐怕小皇帝和考官都不會滿意,畢竟時代變了,新舊黨爭都成了老黃曆。
至於役法,免役法和差役法肯定都有問題,但也各有好處,之前蘇過和王安石、蘇軾等人都討論過,需要擇中再考量下,這個屬於相對好回答的問題。
朝令夕改這個事嘛,是司馬光起的頭,當著他學生的面直接開噴肯定是不行的,而且這個還涉及到小皇帝親政後的問題,完全否定等於是給自己埋雷,畢竟趙煦肯定是要子承父業的,還得改回來。
外敵的事則有些敏感,主動出擊肯定是錯誤答案,但司馬光主導下的割地求和效果並不好,西夏得了地,現在還時不時過來寇邊,大宋並沒有因為妥協而得到和平。
蘇過有些犯難,同時也有些理解當年蘇轍的做法了。
朝廷也是搞笑,問題都提出來了,宰執們也不想著商量下怎麼解決,卻拿出來讓考生們做文章。
難怪蘇轍選擇了酣暢淋漓地怒噴一波。
不過蘇過不可能學他叔,那麼做的風險太大了,在仁宗朝勉強可以試試,現在這麼做就是邀名了,只能等著墊底。
好比後世用文言文寫高考作文的,第一個這麼幹的有個新鮮勁,大家都比較寬容,可跟風的全都死翹翹。
雖說不黜落,可排個末等對前途總歸是不利的。
蘇過坐著發了快半個時辰的呆,腦子裡百轉千回,筆下愣是一個字沒寫。
六百人的大殿中,像蘇過這樣猶豫的,就他一個。
其他人都很明確,要麼怎麼想就怎麼寫,要麼怎麼迎合朝廷怎麼寫。
蘇過總想在朝廷和官家中間找個平衡點,所以才無從下手。
兩面人不容易做啊。
監考官以為他睡著了,都從他面前走了幾遍。
所以嘆了口氣的蘇過終於開始動筆,畢竟時間耗不起了。
一直到日暮時分,蘇過終於搶在時間結束前完成了答卷。
走出集英殿的時候,正好迎著夕陽,蘇過不禁眯了眯眼。
一路走來,多有不易,但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希望這個黑夜過去,曙光就會來了。
宗澤與蘇過一起出了宮,問道:“五郎答題可還順利?”
“不順利,但還比較滿意,”蘇過笑道:“剩下的就看參詳官怎麼看了。”
宗澤豪氣道:“管他如何,我反正是痛快了。”
回到農莊的蘇過心裡還是不踏實,又來向他叔請教。
蘇轍問道:“你沒有寫支援新法或者王學那些內容吧?”
“沒有,只是在提到役法的時候,具體地分析了一下免役法和差役法的各自優劣。”蘇過答道。
這個不要緊,因為朝中本就對此多有爭議,舊黨內部也是如此。
“那你是如何看待朝廷的朝令夕改的?”蘇轍又問。
蘇過說:“不支援。但凡有變動,應當先昭示天下,使臣民知之而後行,不可因個人好惡而隨意改弦更張。”
蘇轍點點頭,也沒什麼問題,中規中矩的回答,接著問道:“行文之中,你用的誰的學說?”
儒家經典的解釋是文章裡面繞不過去的,古今各家學說都有自己的側重點。
“明道先生的,”蘇過笑道:“這個可以迷惑住劉器之了吧?”
明道是程顥的號,他與其弟程頤雖然並稱二程,其實差別還是很大的。
一般認為陸王心學的形成就受到了程顥的影響,而朱熹的程朱理學,則與兩兄弟都有關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