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章 典韋,還是太史慈呢?,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潁州的日子確實平淡。

蘇過來了十餘日,也沒見蘇軾正經上過幾天班。

這倒不是因為他懶,而是該做的事都做完了。

剛來潁州時,朝廷正計劃開挖八丈溝來解決水患問題。

蘇軾差人花了兩個月時間實地測量了一下,好傢伙,居然要求水往高處流,於是連上三道奏疏,朝廷這才停止了這項勞民傷財的工程。

接下來就回到蘇軾的專業所在了,疏通河道,疏浚西湖。

在後世,蘇軾能作為宋朝的代表,被列入水利部治水名人名單裡,可不是因為他名氣大,而是他真的走到哪,就治水治到哪。

至於州里的日常工作,就不用說了,自有下面的屬吏各司其職。

在大宋內地當一名知州,只要沒啥大事發生,就是這麼安逸。

不過沒事也要找事,才符合蘇軾的作風。

這日他回來對蘇過說道:“我剛來潁州時,此地有一夥盤踞多年的盜賊,我令汝陰縣尉李直方前去抓捕,承諾只要成功,我就請求朝廷破格賞賜於他。”

蘇過一聽就知道是怎麼回事,笑道:“是不是他抓到了,但朝廷不同意爹爹提出的要求?”

蘇軾懊惱道:“就是這麼回事,朝廷說他區區九品縣尉,根本不符合賞賜條件。”

蘇過對他爹這張大嘴也是無語,畫什麼不好,非去畫餅,所以根本不想理會這個破事。

可蘇軾繼續在一旁絮絮叨叨,一會說李直方辭別家中老母,捨命前去抓捕大盜有多麼了不起,一會又說自己失信於人,沒臉在潁州立足了,一會還說自己願意將年資勞績算在李直方身上,可吏部不同意,云云。

蘇過看出了他的用意,無奈道:“您一個學士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和我這個八品的推官說得著嗎?”

蘇軾笑道:“這不是知道你在慶州為官嗎,所以他過來找我,說想跟你去西北。”

蘇過白了他一眼,真是個會挖坑的爹。

“他一身武藝,在這裡做個縣尉也確實是屈才了,”蘇軾見兒子沒反對,趕緊又道:“再說了,邊境危險,你身邊有這麼個人跟著,我和你娘也能放心些。”

說著又將李直方如何偵查盜賊所在,如何闖入賊窩,用手戟刺傷匪首尹遇,將其抓獲的全過程,詳細地給蘇過講了一遍。

怎麼說呢,蘇過聽著他爹眉飛色舞的講述,一時分不清這個人到底是典韋重生還是太史慈在世,怎麼能這麼厲害。

所以稀裡糊塗地,這件事就答應下來了。

等到第二天看到真人,蘇過想後悔也來不及了。

這個在蘇軾嘴裡比呂布還勇猛的縣尉,只是一個三十多歲,看著還有點乾瘦的普通漢子。

難怪主動要求去西北,這是因為在中原繼續熬下去,也混不出頭了吧。

蘇過只能自我安慰,當爹的欠債,做兒子的來還,也是應該的。

他早該想到的,大宋的縣尉一般由文官擔任,也是科舉出身的,怎麼可能有那樣的武藝。

武官也能擔任縣尉,是王安石變法時的舉措之一,變法失敗後這一條例被蘇轍上書要求罷去。

朝廷對這種小條例沒那麼在意,採用了最喜歡的折中處理方案,即慢慢減少武官縣尉的數量。

不過令蘇過意外的是,這個李直方真是歷史遺留的武官出身縣尉。

所以他就算不去西北,這個縣尉也當不了多久了,還不如主動求變。

蘇過問了下他的情況,果然是上有七十老母,下有年幼的女兒,妻子在幾年前病故後,便不曾再娶。

既然答應了,蘇過也不打算反悔,安排他回去收拾東西,等自己回京時,帶著家人與自己同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