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初到慶州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3章 初到慶州,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了西北,自然還要去拜會杭州時的故人劉季孫,在他的介紹下,與其子劉璨相識。
兩人一起策馬於環州最北面的青崗峽一側,對面便是西夏了。
遠遠看去,接壤的西夏臨近領土其實也是耕種為主,並非蘇過之前想象的風吹草低見牛羊。
劉璨揚起馬鞭,指著北邊說道:“那裡便是興慶府所在。”
蘇過笑道:“好大的氣魄,那可不是好去的地方。”
“我祖父當年戰敗被俘,不肯投降,最後身故於那裡。”劉璨說道:“總有一日,我會去討回這筆血債。”
蘇過點頭,大宋武將卑微,哪怕是劉家這樣的,沒有蘇軾、蘇轍的舉薦,劉季孫也只能混跡於各地,不說報先人之仇,連重返疆場都做不到。
劉璨比蘇過還要年長十餘歲,也不過才是個三班借職,從九品的武職最低官階。
所以劉季孫被朝廷任命為環州知州,劉璨便索性辭了京中的閒差,和父親一起返回西北。
蘇過也想有個熟悉本地情況的人一起,便向劉季孫請示後,和劉璨結伴返回了慶州。
回去後,蘇過整理了這段時間的收穫,上交給章楶檢視。
出去一個多月,總不能是公務旅遊,那章楶只怕也會將這個故人之子給退了。
畢竟西北馬上就有行動,養不起閒人。
章楶看完厚厚的一疊資料,問道:“叔黨用心了,可有什麼建議?”
“建議不敢說,只有些粗淺的想法。”蘇過謙虛道:“眼下是日日防賊,既不知夏人何時出兵,也不知夏人劫掠何處,不如令邊軍主動出擊,先清理了百里之內的敵人。”
“有何好處?”章楶有意考教。
蘇過答道:“一是避免夏人的小股部隊騷擾地方,還百姓安寧;二是鍛鍊隊伍,經略雖然選出了幾支精兵,終歸還是缺乏實戰;三是以夏廷的作風,絕不會善罷甘休,不過總是要打的,不如由我們來挑時間。”
章楶不置可否,又問道:“你可知朝廷明令,邊軍不得尋釁?”
“並非我們主動,”蘇過狡黠道:“實在是夏人過來劫掠百姓,邊軍不得不反擊,不小心追過境而已。”
“有必要追百里那麼遠?”章楶臉上有了笑意。
蘇過也笑道:“也不是非得那麼遠,不過總不能在邊境給夏軍留下糧食。”
大宋這邊,遇到西夏人進犯,一向是堅壁清野的,但不清理了西夏邊境的糧食,效果也就一般了,所以蘇過的目的其實就是擾亂敵方的耕種,讓夏軍進攻時無法就地取糧。
畢竟遊牧民族也是要吃糧食的,真的每次出兵都吃牛羊,哪裡還用得著出來打仗?
章楶點頭,蘇過的說法雖不新鮮,但已經足夠有效。
雖然大戰的決定權是在西夏手裡,但兩人都知道,以小梁太后的性格,只要大宋開始行動,數月之內,必有大軍來犯。
至於朝廷那邊,兩人都當是預設了,反正之前的小打小鬧他們也從來不管。
大宋的執政們只管給錢,不管打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