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2章 蘇過,字叔黨,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回來南京,蘇過終於領到了自己的字。

叔黨。

叔沒啥好說的,伯仲叔季,他是老三。

蘇軾給四個兒子取名邁、怠、過、遁,通常的解釋是邁進、等待、過失、歸隱的意思,剛好符合他的人生軌跡。

仕途起步的時候有了長子邁,大步向前;

回京為官遇到王安石變法,次子怠出生,理念不合,蟄伏待機;

外放杭州是有了三子過,反思是誰之過?

烏臺詩案後黃州安置,四子遁出生,心灰意冷,有歸隱之意。

如今為蘇過取字叔黨,字是名的補充,出自《論語》里仁篇: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就是說人的錯誤有很多種類,看他犯的錯,就知道他的為人了。

蘇過比較滿意,畢竟他也是有黨的人了,總比字改之好吧。

佛印和琴操在應天府待了幾日,便要回杭州了。

蘇過也準備乘機開溜,對蘇軾說道:“我也去杭州一趟,有些事要向章世伯請教。”

蘇軾前幾日才擔心他向王安石看齊,自然不同意他去見章惇,說道:“你馬上就要入仕了,朝中情況你比我還清楚,這個時候去見章子厚,對你們可都不是好事。”

蘇過笑道:“拜訪長輩,有什麼關係,我還打算去潤州拜會沈世伯呢。”

“你又在打什麼主意,”蘇軾說道:“這兩人可都是在言官那裡掛了名的,你這一去,被人發現少不了一通彈劾。”

為了父親能放行,蘇過只得承諾低調前往,悄悄進村。

蘇軾猜測兒子此行的目的,問道:“去章子厚那裡是為了打探新黨的動態,去沈存中那裡又是為了什麼?”

“我說是因為順路爹爹信不信,”蘇過半真半假地答道:“我很佩服沈世伯的博學,正好有問題前去討教下。”

蘇軾當然不信了,有問題大可書信往來,他知道兒子與這兩人一直都有聯絡,這次專門跑一趟肯定是別有目的,就是不方便在信裡說的那種。

不過兒子不想說,蘇軾也不願深究,嘆道:“你的那些事,我也不想知道,但有一點,你要對得起我剛給你取的字。”

有些錯能犯,有些錯不能。

蘇過肅然道:“爹爹放心,我不願說就是怕您擔心,也怕您不同意,但我有分寸的,知道什麼能做,什麼該做。”

蘇軾嘆息著搖搖頭,還是同意了兒子的外出計劃。

於是,佛印、琴操和蘇過三人結伴南下。

和尚、歌伎和新科探花的組合,看著總有些彆扭。

但其實不奇怪,這個時代的和尚不怎麼受清規戒律約束,喝酒吃肉不稀奇,狎妓甚至娶妻生子的也有,至於經商,那更是常規操作了。

這也是朝廷實行度牒買賣的後果,虔不虔誠的不好說,但沒錢肯定是當不了和尚的。

宋朝的和尚經常與文人墨客混在一起,談禪,也談詩文,算是個頂著光頭的知識分子吧。

歌伎更不用說了,才子佳人就是大宋的標配,才子有沒有才尚未可知,但沒有佳人肯定是算不上才子的。

巧的是,同行的兩人對蘇過都很感興趣。

佛印問道:“聽學士說叔黨對度牒一事頗有微詞?”

還在適應新名字的蘇過真想吐槽他爹,怎麼什麼話都往外說,不過嘴上還是老實答道:“是的,我覺得應該取消度牒買賣,直接發放。”

這個答案出乎了佛印的預料,他又問道:“若取消了,不是天下寺廟氾濫?”

蘇過狡黠道:“氾濫就氾濫,大家願意出家總不好攔著不讓,和普通百姓一樣交稅就是了。”

佛印搖頭笑道:“原來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