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我章喵又回來了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章 我章喵又回來了,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了歲末,幾樁事情總算都有了下文。
高麗和尚選擇了回國,蘇軾安排人一路護送,附近的明州,也就是寧波出海的船少,便直接將幾人送到泉州,總算坐上了回高麗的商船,當然,那兩尊金塔也沒了下文。
度牒的事情,朝廷又重新加賜了淮南和兩浙共六百道,這下大家都不用爭了,蘇軾也終於有錢可以解決西湖的問題了。
不過在這期間,又發生了兩件大事。
這年十月,蘇轍奉命出使遼國,慶賀遼道宗耶律洪基的生辰,在處理完遼國內亂之後,這位登基三十多年的太平天子潛心佛法,帶著大遼一路往下。
蘇過覺得有些可惜,跟蘇軾說道:“若是爹爹出使,我定要陪著同去,看看北國如今是何光景。”
“我可以寫信讓子由帶上你,畢竟使團那麼大,你可以給他當個隨從。”蘇軾笑道。
蘇過嘆道:“我可不願與叔父同行,他定會教訓我一路。”
蘇軾很好奇,蘇過怎麼就總和蘇轍看不對眼呢,問道:“你對子由到底有什麼意見?”
“我哪敢有意見,”蘇過苦笑,說道:“叔父看著和和氣氣的,其實固執得很,我與他在一些事情上看法差別太大,說不上幾句就僵了。”
蘇軾笑道:“你自己也是不聽勸的,還說他呢,你且說說在哪些事情上看法差異大。”
蘇過想了想,便拿出使遼國這件事來舉例,說道:“依我看來,出使遼國是刺探對方虛實的大好機會,但叔父肯定什麼都不會做,他就看看沿途風景,再寫幾首詩鄙夷一下契丹人或者表達一下思鄉之情,便回來了。”
“兩國通好八十多年,何必做那些細作之事惹怒契丹人。”蘇軾自然是站在他弟那邊。
蘇過攤攤手,說道:“我以澶淵之盟為恥,尊崇的是太祖太宗的收復燕雲之志。”
宋朝推崇祖宗之法,所以蘇過只能這麼說,跟蘇軾去解釋燕雲十六州的重要性,根本沒有意義。
蘇轍就更不可能理解了,他專門寫文章論過割讓燕雲十六州之事,觀點是石敬瑭受割地之害,而本朝受割地之利,認為北方戎狄為患自古便有之,如今契丹人有了燕雲,便可以自給自足了,無需南下侵擾,再加上學習了中原禮儀,就更不會輕啟戰端了。
所以蘇轍最後的總結是,大宋沒有割地的恥辱,卻享受了割地的好處,這是天意,而非人事。
嗯……三觀實在差太多,蘇過只能放棄了。
蘇軾稍微好一點,說道:“可太祖太宗的收復都失敗了,而且戰事一開,又是生靈塗炭,眼下在邊境做好防務不就可以了。”
宋朝怕打仗,是骨子裡的怕,只要能和平共處,萬事好商量。
“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蘇過笑道:“再說大遼如今是沒有威脅,但草原霸主向來更迭頻繁,焉知北方不會出現更強大的戎狄?”
蘇軾笑道:“這又是哪來的話,不過你年輕氣盛,有這想法也正常,以後便能明白我輩的苦心了。”
慢慢來吧,蘇過也沒指望三言兩語就能讓蘇軾扭轉觀念,而且就算說服了一個蘇軾,也改變不了什麼,畢竟是幾代皇帝和文臣們種下的惡果了。
第二件大事,則是章惇回來了。
十二月初,章惇孝期已滿,朝廷立馬下詔將他降職為通議大夫,提舉杭州洞霄宮,這是早就確定的事了,只是礙著他還在喪期之內,所以詔令一直沒有發下來。
朝廷還算有點溫情,但是不多。
蘇過第一時間前去拜訪,但蘇軾沒有一起,他忙著西湖的事,況且眼下去見章惇也尷尬。
幾年沒見,章惇看著精神差了許多,不過眼神依舊銳利,不輸當年,看到蘇過,也沒了當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