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隴右歸來的蘇轍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5章 隴右歸來的蘇轍,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果然在隨後幾日的宰執御前奏對時,趙煦便擺明態度,章楶將接手西府,韓忠彥另有他用。
訊息一出,下面幾人面色不一。
當事人韓忠彥是典型的道德有餘,能力不足,被拿掉樞密使一職也沒有表現出不滿。
章惇事先就知道,也是面無表情。
曾布和李清臣幾人都有些驚訝,宰相被免職多半是因為被彈劾,韓忠彥並無過錯,卻不明不白地丟了官,這不是大宋的常規操作。
所以曾布立刻上前道:“眼下中書侍郎一職空缺,可著韓忠彥為之。”
西府不如東府,所以勉強也能算平調,之前章惇也是這麼想的。
趙煦問道:“蘇轍回京後,如何安排?”
曾布不吱聲了,他知道官家是想把中書侍郎一職留給蘇轍。
見眾人都等著下文,趙煦直接說道:“朕意是讓韓卿去河西,李卿去隴右。”
這下大家都懵了,突然被點到名的李清臣更是一頭霧水。
“相公們也需要巡視地方,方知民間疾苦,”趙煦說道:“西北兩路之地十分重要,也只有交由二卿,朕才能放心。”
韓忠彥爽快地上前謝恩。
李清臣遲疑一下,也領旨謝恩。
趙煦又道:“此後這便是常例,相公們到各路輪轉,然後再回朝任職。”
這話又留下了不少遐想空間,左、右僕射是否也需要輪轉?回朝後可以升職嗎?
然而眾人都不敢問。
趙煦年長後,近幾年又是新法又是收復失地,君威日盛,像這種外放宰相的事,換在他親政之初,是不可想象的。
跟宰執們解釋完之後,趙煦繼續說道:“蘇轍回朝後,接任中書侍郎一職,空缺的門下侍郎和尚書右丞,眾卿可具書舉薦。”
眾人齊聲稱是,各懷心思地退出了大殿。
趙煦並不是臨時起意,他現在的做法和神宗當年的元豐改制如出一轍,都是為了加強皇權。
他將宰相都納入官員的三年考核範圍之內,無疑是一次重要的變革。
但左、右相都沒有調動,又給此事留下了供皇帝發揮的空間。
蘇過知道這件事,是章惇過來透露的,想讓蘇過去探探官家的口風,問下首相會不會也被外放出朝。
“章相公多慮了,”蘇過笑道:“眼下朝事駁雜,官家怎麼可能外放首相,那不是全亂套了。”
章惇嘆道:“本朝被外放的首相還少嗎?”
蘇過強忍住笑,他不是當事人,實在理解不了強如章惇也會有這種擔憂,說道:“這事不好直接問,我只能找機會試試。”
章惇點點頭,嘆息著去了。
但在這件事情上,蘇過是支援趙煦的。
大宋的精英階層正在一點點脫離群眾,希望趙煦這個辦法能拉回來一點吧。
幾日後,蘇過送大哥蘇邁一家離京,臨行前蘇軾和王夫人是囑咐了一遍又一遍,祖屋和祖墳該如何打理,家族親朋又該如何應付,諸如此類。
蘇轍已經在返京的路上了,蘇軾計劃等到弟弟回京,就要北上為桃訊做準備。
蘇迨會陪著蘇軾同去,作為唯一一個不入仕的孩子,照顧老父親的責任一直是他在擔著。
蘇轍回京時,是蘇軾與蘇過一起到城外接的。
在西北這兩年,蘇轍的變化很大,他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這裡的人不整日將禮義廉恥掛在嘴邊,一部分是野蠻,一部分是淳樸,但都很簡單,沒那麼多彎彎繞繞。
朝廷對他們好,那便安心過日子,朝廷對他們不好,那便跑路,去吐蕃、去西夏或者去回鶻都行,如果連跑路都做不到,那就是造反的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