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9章 趙煦的親政伊始,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人也沒有在外面逗留太久。

蘇過只是請趙煦表明要嚴懲楊畏的態度即可,至於怎麼處理,宰執們自會上奏。

因為楊畏的做法,也觸及了這些道德君子的底線。

恭送走了趙煦一行,蘇過長吁口氣,對範杜若笑道:“嚇到了吧?”

範杜若搖搖頭,說道:“就是有點意外。”

“那位貴人沒和你說什麼吧?”蘇過又問道。

“沒有,只是問了我們的身份,我照實說了。”範杜若答道。

蘇過想了想,應該不是後來被廢的孟皇后,可第二任皇后劉氏當下應該還是個小丫頭,看著不太像。

搖搖頭,不去想這些,蘇過帶著範杜若又轉了一會,這才打道回府。

元宵之後的第一次朝會上,趙煦當著眾臣的面表示楊畏居心叵測,意圖構陷太后以謀上進,著有司處理,以儆效尤。

這個決議大快人心,眾人無論之前是怎麼想的,至少在處罰楊畏一事上態度是一致的。

不過在楊畏還沒被髮往嶺南時,嶺南那邊已經有訊息傳回。

原首相、現英州別駕、新州安置的蔡確,於正月初六日,死於貶所,享年五十六歲。

一時間,朝野議論紛紛,而隨著趙煦的親政,貶謫各地的新黨眾人也開始活躍起來。

地方上的反應還沒那麼快傳回,朝中尚書左丞梁燾已經率先進言,表示先帝時的大臣都是有才能的,應該稍加任用,授予陪都或者大府的官職,使他們有始有終。

趙煦未作表示,讓宰執先行商議。

梁燾這個建議看似友善,其實還是要將新黨那些人堵在東京城外,這是底線。

舊黨中一直有他這麼一類人,建議將新黨分化處理,一部分任用,一部分貶謫。

比如導致蔡確客死異鄉的車蓋亭詩案,梁燾和劉安世便是當時火力最猛的輸出者;

之前朝廷任命蔡京知蜀州,梁燾也上書反對,表示先帝元豐年間能用的大臣很多,只有蔡京陰險貪婪,不可重用。

這類人不針對所有新黨,而是採用道德審判,來決定新黨們的晉升或者罷黜。

所以像曾布和蔡卞這類品性尚可的新黨,混個知州問題不大;像章惇和呂惠卿這類遭人詬病的新黨,就只能各地安置了。

至於蔡京,他是特例,屬於後一類,但混進了前一類。

他能在大藝術家那裡成為北宋頭號奸相,自然是有些能耐在身上的。

蘇過在某些角度上是支援梁燾的,但能不能重用的標準不該由舊黨來定,這不公平。

所以他又跑到蘇轍府上,詢問官家親政後,宰相們的反應如何。

蘇轍覺得暫時沒有區別,說道:“還是一樣,御前奏對,官家極少說話,我們商量出結果,官家便直接下旨施行。”

蘇過想了想,覺得正常,又問道:“言官們呢,最近還是攻擊叔父嗎?”

說到這個,蘇轍就來勁了,冷笑道:“那幫人最近把矛頭對準了你父親,說滿朝之中,就屬他最喜歡上書為他人求官職、求升遷,而且不是他親近之人,就是蜀地老鄉,導致官場不公平。”

蘇過摸了摸鼻子,覺得這個指責沒問題,畢竟那個李直方現在還跟在外面呢。

要不是李廌出海去了,蘇軾肯定也要幫他求個一官半職的。

大好人蘇軾,在這方面確實有點貽人口實。

不過他也不能指責他爹,問道:“那叔父是怎麼還擊的?”

“我還沒上奏,官家便已經駁斥了。”蘇轍不忿道:“不過我還是會上書再解釋一遍。”

真是個好戰分子,蘇過打探完訊息,麻溜地回家找父親。

蘇軾自然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