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3章 蘇過的婚禮,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婚期已定,兩家便開始張羅起來。

蘇家與范家眼下在朝中都位高權重,蘇轍與範百祿身居副相,蘇軾與範祖禹同為翰林侍讀。

如此清貴而又顯赫的兩個家族聯姻,按理應該轟動全城才是。

而實際上按兩家人商量的結果,則是禮制之外,一切從簡,拒絕鋪張。

所以可想而知,整個婚禮流程就是一個因循守舊的走過場。

嫁妝的事自然有高俅負責去辦,其它也沒什麼需要蘇過做的。

在此期間,朝廷對蘇過新的任命也下來了,權軍器少監,而領頭上司,正是他期盼已久的沈括。

當年也曾出將入相的沈存中被朝廷起復,棲身於區區六品的軍器監一職,自然不會引起多大反應,況且這個位置,他十幾年前便已經坐過了。

但對於蘇過而言,沈括就是一座寶庫,能將他後世的知識化為這個時代的助力。

不過眼下,這位大宋的百科全書,正在其繼室張氏的摧殘下,艱難度日。

朝廷的詔令,總算將他從夢溪園的煎熬中解脫出來。

再次見到沈括時,蘇過都有些驚訝,很難將眼前這個骨瘦如柴、精神恍惚的老頭與那個偉大的科學家聯絡到一起。

沈括看出蘇過的驚訝,尷尬地遮掩道:“老邁之軀,還能重回東京,得感謝叔黨讓朝廷想起還有我這號人。”

蘇過偷偷瞄了下他的鬍子,確實有些稀疏古怪,看來關於張氏發起狠來,將他鬍子連同血肉一起扯下,子女在旁抱頭痛哭的記錄,還是有幾分可信的。

可後人的筆記裡也有沈括在張氏去世後,鬱鬱寡歡,一度想跳水自盡,並在一年後便隨她而去的說法。

蘇過心中燃起熊熊的八卦之火,不過對方畢竟是長輩,也不好多問,只能裝作不知,探討起軍器監的工作來。

軍器監下轄四個部門,分別是負責生產的東、西兩個作坊,以及負責材料收集的作坊物料庫和皮角場。

蘇過首先將改進的目標放在了火藥上面,宋軍中雖然火器不少,但大多還停留在原始的燃燒、製造毒煙和小範圍碎片傷害上,對火藥的爆炸力使用才算剛剛入門。

沈括當年任此職的時候,大力發展的是弓弩,尤其是神臂弓,在整個大宋對抗外敵的戰爭史上,一直都是耀眼的存在。

憑藉兩人的交情,蘇過成功地甩掉了日常雜務,得以專攻火器的改良。

為了不驚擾城中百姓,沈括又專門向朝廷在城外申請了一塊地,用作日常的火器測試。

所以雖然婚禮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之中,蘇過卻整日待在城外,灰頭土臉地做著火藥試驗。

主要還是因為這項工作的危險性極大,蘇過實在不放心那些還不知道火藥真正威力的工匠們,只能一直守在邊上,同時制定了嚴格的安全措施。

畢竟他要做的,可不是煙花爆竹之類,只能聽個聲或者看個煙火的玩意。

後世那麼嚴密的防護,鞭炮廠出現爆炸事故的新聞都不少見,在這個生產管理還比較粗糙的時代,可不能犯下這種錯誤。

到了七月底,經過原材料的提純和重新精確了配比之後,火藥的威力直線上升,霹靂炮和火蒺藜總算對得起它們威風的名字了。

蘇過第一時間安排生產,同時跟沈括報告,看看能否將這第一批的新式火器送到熙河路,提供給即將對青唐出兵的將士們。

上奏後,朝廷對此事也頗為看重,工部和樞密院都派人到現場檢查了效果,最後均表示了滿意。

要不是蘇過才剛剛上任,他前面那個權字都可以去了。

不等他趁熱打鐵,再研發點新東西出來,蘇軾已經親自來到城外,將這個不省心的兒子給押回了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