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6章 前線順利,後方忙碌,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元佑七年九月。

朝廷下旨,同意熙河路對青唐阿里骨的用兵,要求西北各路派兵支援。

其中鄜延路、環慶路、涇原路和秦鳳路各出兵一萬,加上熙河路本部出兵三萬,總計七萬人,民夫無算,統一由熙河路經略使姚雄指揮。

這是朝廷吸取了神宗朝時五路伐夏、各自為戰,最終一敗塗地的教訓,改由前線一人統籌。

姚雄在等待大軍集結的功夫,先親率熙河路兵馬出河州,沿黃河東進,將黃河南岸的溪哥城拿下。

吐蕃人在河南的勢力較小,宋軍兵貴神速,打了個措手不及,所以十分順利。

拿下溪哥城後,宋軍並未渡河北上,只是派兵駐守,在周邊修建兵寨,同時派騎兵巡邏,吐蕃人只要放棄抵抗,一律不予追究。

安排妥當後,姚雄領大軍回到河州城,其他四路兵馬已經到齊。

七萬大軍兵分兩路,一路出蘭州京玉關,一路出河州安鄉關,渡河北上,沿途攻破巴金城、隴朱黑城等數座小城,大軍在邈川城下重新集結。

分散各處的吐蕃部落前來增援,皆被防守嚴密的宋軍擊潰。

姚雄下令各軍不要追擊,連日圍攻邈川城。

在投石機和火炮的不停打擊下,青唐的第二大城堅持了半月有餘,最終被攻陷,守將率殘部退往青唐城。

同時,青唐各地的其他部落也在向青唐城方向集結。

率軍佔領邈川后,姚雄分兵清剿殘留抵抗勢力,將安撫工作交由宗澤處理,大軍則向最後的青唐城緩緩推進,同時遣使向朝廷告捷。

朝廷收到前方軍報,一面下旨褒獎,一面商議在青唐各地設州之事。

蘇過自從知道熙河路開打之後,每日除了加緊鐵炮的鑄造,就是到蘇轍處打探前線的最新戰況,得知朝廷將派大臣前往後,問道:“叔父可知將會派誰負責此事?”

蘇轍遲疑道:“尚未最終確定,不過籤書樞密院事劉奉世的可能性比較大。”

如此大事,朝廷自然得派個重臣前往。

“劉院事是個什麼樣的人呢?”蘇過問道。

蘇轍笑道:“這個回去問你父親,他與劉家兩代人都交好。”

不愧是蘇仙,感覺這天下就沒有他不熟的人。

不過人緣這麼好,卻混得這麼差,好像也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

回到家中,蘇過向父親問起劉奉世的事。

蘇仙其實是和劉奉世的叔父劉攽比較熟,當初劉攽因嘴欠得罪了江西老鄉王安石,被貶海陵,蘇軾為他送行,寫下了“君不見阮嗣宗,臧否不掛口,莫誇舌在牙齒牢,是中惟可飲醇酒”的句子。

就是勸劉攽向阮籍學習,沒事不要瞎議論,有嘴有舌頭拿來喝酒就行了。

然後脫口秀名嘴劉攽沒事,喜歡寫詩的蘇軾自己被關進了烏臺。

至於劉奉世,用蘇軾的話說,兩人交情一般,因為他太講法度,與蘇軾不是很合拍,不過當初在徐州為官時,因為水患的事,劉奉世幫過他的忙。

這麼一說蘇過就懂了,這是個嚴謹的人,所以和喜歡耍嘴皮子的蘇軾聊不到一起去。

關係是找到了,可派這樣一個莊嚴持重的學究去西北,真的可以處理好那麼複雜的問題嗎?

蘇過沒有急著讓父親帶自己去串門,而是先回小院整理了下思緒。

眼下青唐城還沒拿下,估計還得一段時日,朝廷從東京派人過去,也需要好一段時間。

畢竟也不能讓年邁的文官像驛卒一樣,日行數百里。

等坐著馬車,帶著儀仗的朝廷特派員晃悠悠趕到青唐,說不定那邊都已經搞定了,那麼派誰去其實影響也不大,摘個果子的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