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9章 党項人西進,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聊完後宮的事,接下來便是政事了。

蘇過進言道:“眼下除新法施行之外,朝廷在隴右,大理和河北都有動作,尤其是針對契丹人和党項人作出的部署,很可能會出現連環反應,朝廷還需加快進度。”

“卿是擔心河北的防禦問題嗎?”趙煦還是將國事放在第一位的。

“是的,”蘇過答道:“隴右那邊一旦出現機會,是必須要出擊的,但若河北出了問題,那就得不償失了。”

趙煦也分析道:“以隴右為跳板,謀奪河西,是既定方略,河北諸邊軍只需針對契丹人可能的南下做好防禦即可。”

“確實如此,但河北東路眼下無人可用,需提前準備,”蘇過說道:“臣建議召秦州知州种師中回來,負責河北東路的軍務。”

趙煦有些遲疑,說道:“種家三代為將,鎮守西北,如今種建中在原州,種樸在西寧州,再讓种師中去河北,有些不妥。”

蘇過點點頭,又道:“那便召折可適前往,如今西北之地,實在無須這麼多邊將鎮守。”

趙煦嘆道:“並非朕不信任他們,而是朝中大臣肯定會反對,到時候拖延起來,還是耽誤事。”

蘇過又想了想,說道:“官家覺得王厚如何?”

“王觀文之子嗎?”趙煦問道:“他如今在熙河路。”

王厚是熙寧開邊名將王韶的兒子,當年王韶擴邊熙河,被神宗拜為觀文殿學士,開了非執政不能授予觀文、資政二殿學士的先例,所以時人以王觀文稱之。

“正是,王厚當年隨其父在熙河屢立戰功,元佑年間因為反對棄地被貶,”蘇過說道:“他久經戰陣,去河北亦可保無虞。”

趙煦點點頭,說道:“朕會考慮的。”

大宋想推薦個人太難了,尤其是這種不是進士出身的武將,很難被朝臣所接受,西北將門就更別提了,朝廷只希望他們老老實實地看好西北大門。

聊完這些,蘇過補充道:“新法之事徐徐圖之,是為了不擾民,可邊防之事,一定要快,不能讓宰執們延誤了,給了敵人可乘之機。”

“朕會催促的,”趙煦也有些無奈,說道:“一個個都各懷心思,沒個輕重緩急。”

蘇過可不敢這麼說,他老爹也在裡面呢。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蘇過將重心放在了軍器監上,既然將士拉胯,那便只能靠軍械彌補了。

王厚的任命還算順利,他算是根正苗紅的新黨了,所以章惇等人都沒有反對,範純仁這邊也知道河北情況緊急,總算是沒有進行拉鋸了。

不過事情的發展比蘇過預料的還要快。

紹聖二年八月,党項人從沙州(敦煌)出兵,二十萬大軍北上,攻破西州回鶻的伊州(哈密),兵鋒西向,直指回鶻人的冬都高昌和夏都北庭。

危急之下,回鶻人遣使同時向大遼和大宋求援。

隴右得知情況後,立馬出動一萬騎兵,由種樸帶領,進入黃頭回紇境內。

朝廷接到前線回報後,趙煦立馬召集宰執和蘇過入宮商議。

一是隴右是否要立刻增援回鶻人,二是西北五路是否對西夏發起進攻。

當然,還有一個老問題,契丹人會如何選擇?

在這件事情上,宰執裡只有章惇一人是激進派,表示收復河西,就在當下。

其他人紛紛表示不可,因為契丹人不會坐視不理,大宋不能同時在兩邊開戰。

反對的人又分為兩種,一種認為讓隴右少量出兵,騷擾党項人,不讓他們順利佔領回鶻即可;一種則認為應該坐山觀虎鬥,回鶻人肯定會死守都城,党項人未必拿得下,就算拿下了,治理也不是短時間的事。

這也是大宋的政治特色,九龍治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