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改元紹聖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9章 改元紹聖,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了歲末,京中的局勢對舊黨愈發不利。
曾布上書提議次年改元紹聖,得到了趙煦的同意;
李清臣和張商英上書攻擊司馬光和呂公著等人,指責他們破壞先帝新法,對官家不敬,趙煦下旨清查元佑初年的奏章;
蔡京上書指責編撰《神宗實錄》的呂大防、範祖禹、陸佃和黃庭堅等人詆譭熙寧新法,趙煦也同意下旨嚴查,同時召幾人回京;
其他牛馬蛇神更是數不勝數,林希、楊畏和呂嘉問等人相繼回朝後,也加入了對舊黨的攻擊之中。
當然,新黨的輸出是有成效的,司馬光和呂公著被下詔削除贈諡,毀壞賜碑,文彥博的太師之職也被免了,程頤則被貶到涪州(重慶涪陵)。
元佑九年,就是在這樣一種新黨大仇得報,舊黨苟延殘喘的氣氛中結束的。
遠在西寧的蘇過優哉遊哉,因為除了倒黴的黃庭堅,他熟悉的其他人還沒有受到波及,新黨的人在蘇軾和蘇頌那裡都碰了釘子,趙煦公開為這兩人做了辯護。
至於蘇轍,他惹怒趙煦是因為言辭激烈,和其他人的攻擊無關。
但蘇轍才是風向標,只要趙煦能容忍蘇轍在朝中一日,就說明他沒打算將滿朝大臣全換成新黨。
這一年的除夕,蘇過是和種樸、張叔夜等人一起過的。
種樸的出身,限制了他的發展只能在西北,張叔夜則是蔭補入仕,起點太低了,想爬上去有點難。
在大宋混,想出頭的話,還是需要一個進士的身份。
蘇過知道自己在西寧待不了多久,開春後,就得返京了,所以趁這個機會將隴右後面的安排對二人都說了下。
種樸有些興奮,他是武將,能繼續往西擴邊,他自然是願意的,不過也有疑問:“朝廷會允許我們私自動兵嗎?”
“只要不是大戰,朝廷那邊就好解釋。”蘇過笑道:“回鶻本就與我國交好、朝貢,他們也缺少中原的物資,我們打著通商的旗號修築堡寨即可。”
張叔夜說道:“若只是在黃頭回鶻的地盤上,此事可行,但他們眼下依附於西州回鶻,我們這麼做會不會得罪了西州那邊?”
蘇過沒有直接回答,轉而向種樸問道:“最近祁連山一帶有動靜嗎?”
“還是一樣,雖然大雪封山,但還是有偷偷跑過來的夏人。”種樸答道:“我按之前定下的策略,打散了放到各處,也安排了營生,種地的和放牧的都有。”
西夏被大宋堵回去之後,國內糧食供應出了點問題,所以不少過不下去的牧民和以前在葫蘆河谷一帶耕種的農戶,都舉家翻越祁連山,來大宋這邊討生活。
他們中的許多人,本就是漢人或者漢人的後裔。
蘇過說道:“這些人的出逃肯定會引起夏廷的抗議,我估計開年他們就會鬧到東京去,要求我們放還這些人。”
張叔夜疑惑道:“這與回鶻有什麼關係?”
蘇過笑了笑,讓他們再想想眼下的局勢。
種樸分析道:“若是以前的朝廷,應該會同意夏人的要求,如今肯定是斷然拒絕了,那麼他們可能再對我們動兵。”
張叔夜表示不可能,說道:“夏廷不會這麼愚蠢,他們根本佔不到便宜的。”
蘇過笑著點點頭,贊同道:“是啊,所以他們只有兩個做法,一是加強祁連山一帶的防禦,減少逃逸的發生,二是將目光投向別處,從而轉移國內的問題。”
在中央集權的時代,將內部矛盾轉化為外部矛盾,是個鞏固統治的好法子,但操作起來並不簡單。
比如蘇過心心念唸的青海到黃頭回鶻這一帶地盤,曾屬於吐谷渾人,後來被楊廣所滅,但他在高句麗那裡就折了,也間接斷送了大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