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吃了火藥的蘇過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2章 吃了火藥的蘇過,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蘇過除了去衙門點卯,其他時間都在家陪著妻子。
反正制置三司條例司是直接對趙煦負責,也沒人管得著他,青苗法的事倒是需要不時跟進下,但京畿這一塊的田產,大部分是皇莊和官田,剩下的也被大戶瓜分了,借貸的需求並不多。
蘇過每日在家除了好吃好喝,看看書,就是拉著範杜若說說話,散散步,真是神仙日子。
當然,這樣的好日子也就持續了十幾天。
因為蘇軾不高興了,覺得兒子拿著朝廷的俸祿,天天在家待著算怎麼回事?
蘇過見父親發話,調整了下心情,準備入宮接著戰鬥了。
臨行前,他還不忘蹲在地上,嘴巴貼著範杜若的肚子說道:“為父舌戰群相去了,等我好訊息。”
說完又起身抱了抱妻子,得意地出門。
進宮的路上,蘇過對父親說道:“今天的御前奏對,爹爹就放過我吧?”
“軍務確實需要整頓,”蘇軾說道:“只要你不提對契丹用兵的事,其他都可以商量。”
“我可沒提用兵,都是正常的軍中調整,”蘇過笑道:“不北伐,難道軍隊就都不管了嗎?”
蘇軾搖頭道:“不要詭辯,沒人是傻子,你的用意太明顯了。”
蘇過想了想,說道:“若是我能說服其他宰執,爹爹就不開口,如何?”
駁倒蘇軾不難,他的觀念與範純仁等人並無二致,但父子倆在朝上爭論,傳出去總是不好。
這個要求蘇軾點頭答應了,說道:“只要官家支援,其他人也不反對,我可以不說話。”
蘇過喜道:“只要爹爹不開口,其他人我還是有把握的。”
蘇軾覺得自己又被忽悠了,但他也不願與兒子在御前爭執,搖搖頭作罷。
到了殿中,還是一眾老熟人,早已擺開架勢,只等著蘇過屈服了。
在不願挑釁契丹人這件事情上,新舊黨難得地達成了一致。
首先發難的是樞密使韓忠彥,他奏道:“真定府剛剛傳回河北軍中情形,眼下當以嚴肅軍紀,加強操練為主,不是調整兵種的最佳時機。”
蘇過先抬頭看了眼官家,趙煦輕微點頭,示意他可以開始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蘇過解釋道:“無論是戰馬還是軍器,都需要準備的時間,將士們也需要重新演練戰陣、技藝,這與整頓軍務之事並無衝突。”
樞密副使許將說道:“軍中不宜動作太大,一來容易動搖軍心,二來短期間反而會削弱戰力。”
“是的,所以眼下只對河北兩路的將士做出調整,”蘇過又道:“懲治了軍中貪腐,改善士卒待遇,補償拖欠糧餉後,軍心自然能夠穩定,至於戰力,只是據城防守的話,算上新式火器,是不會削弱的。”
樞密院的兩位更在意軍隊的穩定,攻不攻遼尚在其次,若是因此引發禁軍動盪,或者河北不穩,那還不如就這麼爛著。
接下來是範純仁說道:“宋遼相安無事九十年,為何要再起爭端?”
“何謂相安無事?”蘇過憤然道:“每年數十萬的歲銀和絹,難道沒有按時送過去嗎?”
“慶曆二年,宋夏大戰,契丹人趁火打劫,撕毀澶淵之盟,索要北漢故土和關南十州,朝廷選擇妥協,每年增加歲銀和絹各十萬。”
“熙寧年間,契丹人擅自越過白河溝,要求重新勘定邊界,同時不斷派軍施壓,朝廷又一次退讓,丟失了河東的大片土地。”
“這樣子的步步緊逼和委曲求全,也能算作相安無事嗎?”
蘇過言辭激烈地擺出事實,範純仁表情一滯,但章惇替他說道:“慶曆增幣之後,引發遼夏不睦,兩國多次交戰,夏人向我朝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