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煮雨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五章 軍功與分田,反清:從大明穢土轉生開始,聽風煮雨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分田的事情也是終於被落實了下去。

同樣的道理,分田的時候,明軍這邊也是按照軍功的多少為依據進行分的。

一點軍功可以換一畝旱地,兩點軍功可以換一畝水田,差不多就是這樣。

當然了,依據土地的肥沃程度,上田中田下田各需要多少軍功兌換,也會有些許差距。

而軍功核算的時候,則是綜合戰場上該名士兵所作出的貢獻度來進行核算。

比如說,參加一場戰鬥,並最終獲得勝利,可以得到軍功點一點。

在戰場上受傷的,會根據具體傷勢的嚴重程度,獲得一點到五點的軍功點。

受傷越重,軍功點越多。

而戰死的,則是會一次性發放十點功勳,算是陣亡撫卹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就是戰場上的斬獲了。

斬首敵人一級,可以再例外得到一點軍功。

生擒俘虜敵人,則是1.5個軍功點。

若有士兵在戰場上能立下先登,陷陣,斬將,奪旗等大功者,會進行例外計算。

而將領計算軍功,則是以底下所有士卒所立下的總軍功點為基準,再根據此戰我軍的傷亡數字,軍官在戰場上的現場指揮評級來進行分成核算。

比如說,當我軍的傷亡大於斬獲時,軍官是沒有功勞的。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軍官非但沒有功勞,甚至還有可能因為己方傷亡過重而被懲處罪責。

唯有當我軍之傷亡小於斬獲總數時,軍官才能開始計功。

我軍的傷亡數字越小,軍官核算比例越高。

……

在明軍給底層士兵的分田到位之後,潘大柱專門向上邊請了個假,離開了軍營,準備要帶著自己新娶回家的媳婦,到分給自己的土地的地頭上去看看。

這一日,天不亮潘大柱便早早的起身,離開了軍營。

他回了趟家,接上自己的媳婦,然後馬不停蹄往黔江畔趕去。

因為朱靖垵給底下士兵分的田,基本上都在黔江岸畔,都是上好的水田。

嗯,這些田原來都是楊家的,楊家被明軍抄沒後,這些土地理所當然被收繳歸公,然後又被朱靖垵當做是軍功田給下發給了明軍士卒。

而潘大柱所謂的家,是一座位於金田鎮上的青磚瓦房。

原來這間青磚瓦房的主人是楊家府上的一個管事,後來這管事在亂戰中被明軍所殺,他的宅子也被明軍給抄沒了。

是潘大柱用軍功換來,用於安置自己的新媳婦的。

他一糙漢子能在軍中和弟兄們同吃同住,不管怎麼說都能湊合過。

但他媳婦不行!

是故,潘大柱也只能咬咬牙,用自己大半的軍功換了這麼一座宅子。

剩下的那部分軍功,則是被兌換成了黔江岸邊的良田。

潘大柱帶著自己的媳婦來到自家的地頭,辨認了一下地頭上的

他伸手指了指面前的一塊三畝五分的水澆地,咧嘴笑道。

“翠兒,這塊地就是我們家的田!”

“一共有三畝五分,都是黔江岸邊上好的水澆地,肥的能攥出油來。”

其實他的軍功不止這麼點的,但大頭都被用於兌換金田鎮上那座青磚瓦房的宅子了。

剩下的軍功,也就只能換這三畝五分的水澆地。

王翠看著面前的良田,眼角眉梢也滿是遮掩不住的喜色。

轉頭抱住潘大柱的胳膊,聲音中略顯激動的開口說道。

“這……這塊地真的是我們的嗎?”

潘大柱用力點頭,情緒亢奮的從懷中摸出一張加蓋了大明官印的地契,在王翠的面前展示了一下,開口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