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煮雨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章 反賊與暴民,反清:從大明穢土轉生開始,聽風煮雨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嘴角一撇,開口說道。

“誰知道?”

朱國昌眉頭再次蹙起。

“什麼意思?”

朱靖安神色鎮定的開口說道。

“我是說,父親舉旗反清復明的事情,有誰知道?”

“父親才剛剛舉旗,事情還沒來得及擴大,知情者滿打滿算,除去我們姓朱的自己人,也就是莊子上的莊戶百姓了吧?”

“而在父親宣佈反清復明的那一刻起,那些莊戶也就被迫都上了賊船,下不去了。”

“只要我們姓朱的自己不說,那些莊戶不說。”

“誰知道父親是在反清復明,而不是抗糧抗稅?”

“難道縣主薄和那些差役的屍體還能死而復生,去狀告父親謀反嗎?”

朱靖安的思維同樣清晰,看著朱國昌若有所思的表情,接著說道。

“只要我們不主動去進攻縣城,把事情鬧大,那我們朱家現在就只是暴民,而不是反賊。”

“清廷對這兩者的態度是不一樣的。”

如果朱家父子現在打的旗號是反清復明,那絕對會被當做出頭鳥來處理。

哪怕是廣西地方再亂,兵力再怎麼緊張,清廷也會第一時間調兵過來圍剿。

因為對滿清來說,防止大明覆闢絕對是最要緊的事情,沒有之一。

朱家父子舉旗的訊息如果真的傳開了,那估計乾隆都得親自過問。

因為“防漢意識”,早已深深的銘刻在了清廷統治者的腦海中。

可如果朱家只是抗糧抗稅之後,帶人落草呢?

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現在的廣西由於蝗災和乾旱,以及官府的橫徵暴斂,地主士紳的貪婪兼併。

地方上堪稱是流民遍地,民不聊生。

抗糧抗稅,落草為匪的百姓不計其數。

到處都是亂子。

清廷吃飽了撐得才會專門調集重兵,跑到廣西的山溝溝裡來圍剿朱家這一隻小小的匪徒。

我大清哪年地方上不鬧幾次亂子?

大清哪個省府州縣能沒幾夥盤踞地方的山賊匪寇?

如果真的要將這些人都發兵給剿了,綠營兵別說只有六十萬了,他就是再翻一倍也不夠用的。

可綠營兵的數量真要是翻一倍,那乾隆就該晚上睡不著覺了。

所以,如果朱家父子不是造反,而只是落草,那清廷大機率不會真的當回事。

而地方上,縣太爺為了不讓事情鬧大,進而導致自己吃瓜落丟了官帽子,甚至都有可能會主動幫著朱家遮掩。

以免事情敗露!

當官嘛,就是這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這可是無數官場前輩們共同總結出來的官場原則。

……

pS:新書啟航,求收藏,投資,推薦票。

晚上還有一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妙齡王妃要休夫

慕南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喲吼吼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