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節
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4節,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大蘋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規模,蘇錦當然不會再像明珠城初建時什麼都自己掏腰包,建設商鋪都是商賈們自己的事,不但如此,地皮還需向路倉司李重申請購買,大片荒蕪的空地如今都成了金疙瘩,而後來商賈們依舊趨之若鶩,誰都想在明珠城這個空前繁榮的奇怪的城市中撈的好處,第一批入駐的商家暗自慶幸自己的眼光,因為他們的商鋪地段絕佳,免一年租金之後有優先的購買權,儘管商鋪的定價高的驚人,商賈們還是不皺眉頭的一擲千金,將自家的商鋪買歸私有。
龐大的商業運作積累的資金已經足夠西北四路的運轉,蘇錦也從未停止過繼續投入資金建設,也從未放棄過對人們觀念的改造;八月十五中秋剛過,明珠城又迎來了一個新鮮事物,頓時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談資。
以李重牽頭,邀請各大學府精英學子,在明珠城創辦了第一家報紙《明珠日報》,該報為冊裝十六開八頁,分別刊載大宋內外的最新見聞,各地名家詩詞,各處風土民情,以及名人趣事,雜談怪論等諮詢;更為顯眼的是,首頁首期全幅登載的是蘇記煤餅,蘇記銀莊,蘇記各家商號的大幅廣告,並配以路使蘇大人親自想出來的絕妙的詞句,可謂噱頭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明珠報》的印刷字跡清晰,甚至有彩頁插畫相配,實屬一絕,據說是蘇大人重金去湖北英山縣請來一位叫做畢昇的刻字工,給他數月的時間試驗,終於發明出的一種叫做活字字模印刷所致,也不知道蘇大人是為什麼知道這個英山縣的布衣刻字工便能發明出這樣的東西的,真是教人摸不著頭腦。
《明珠報》首印萬份,雖定價十文,但該報主編李重當眾宣佈,此報免費贈送一年,凡明珠城居民,每戶一份,無需付錢購買;從此之後,本來一向不理世事的普通小民,從這份報紙上大開眼界,口中談論之事也漸漸從家長裡短的無聊談資,變成了夏國內戰,大宋南征等奇怪的字眼。
更有精明的商賈很快發現商機,重金要求將自家商號的名號刊登其上,配以專人設計的順口詞彙,這便是擴大商號知名度的絕佳機會。
遠道而來的商賈們也將明珠報帶回各地,數月之內,大宋各地都知道了在西北明珠城有一份能知曉天下事的報紙,從中可以得知各地的訊息和動向,甚至可以去給自己的商鋪打廣告。
主編是李重,而報社最忙碌的人卻是李阿狸,蘇錦給她起了個頭銜叫做首席記者,手下統帥著百餘名落第學子,每日騎著高頭大馬奔波在大宋各地,收集訊息和諮詢,統一匯總明珠城中;阿狸也自己親自上陣,利用自己的是夏國人的特殊身份,打探出很多夏國的最新訊息,並開闢一個叫做《夏國往事》的專欄,每期都講述一個夏國宮廷或者民間發生的故事,滿足了宋人窺伺夏國的好奇心,同時也讓自己名聲大噪,每當她坐車遊蕩在明珠城寬闊的大街上,總有百姓認出她來,偷偷指點說:“這便是路使大人的小夫人,明珠報上那個署名叫往事如煙的專欄才女。”
蘇錦很樂意見到明智的開啟,報紙正是人們開闊眼界,將注意力從自家柴米油鹽上挪開的最好手段,同時作為一種可以操控的輿論之力,在關鍵的時候,也可以幫助自己實現某些想法。
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百姓們安居樂業的基礎上,所以蘇錦自然對西北經濟的發展不會鬆懈,當人們真正的不愁溫飽的時候,報紙的作用便會更大,起到的引導作用也會更好。
……
伴隨著西北四路的活躍,蘇錦之名播於大宋,他已經無意間成為廣大青年們的偶像,所到之處都是一片頌揚之聲。
遠在京城的官員們也都驚訝於蘇錦的能力,這傢伙也不知玩了什麼戲法,將整個西北盤活,當初建城之時,很多人等著看笑話,而事實證明此人胸有丘壑,可不是在瞎胡鬧。
蘇錦的府邸開始門庭若市起來,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