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節
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6節,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大蘋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儉道:“正因為是他,故而絕不可大意,臣建議在城中招募鄉丁協助守城,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南面的漢城是防守最為薄弱的地方,因為規制約束,漢臣並無敵樓等防禦措施,城牆比皇城矮了近一丈,如果宋軍攻擊漢城,恐無法阻擋,軍力大部自然是駐守皇城,漢城的防守則只能靠少量正規軍和招募的鄉丁了。”
仁懿皇后蹙眉點頭道:“尚父言之有理,招募鄉丁協助倒是個好辦法,另外還要派人急速往東向皇太弟報信,要他加速回防,撐住的時日越久,便越對我有利。”
眾人達成共識,立即展開招募鄉丁的行動。
臨潢府北皇城中乃契丹族居住地,南漢城中是漢人聚集地,民族決定地位,漢人在遼國是二等公民,也處在被警戒之下,所以漢城的城牆完全不是按照防守的標準來建立的,高僅兩丈,且不設敵樓高垛等防禦設施,沒想到卻成了如今的隱患。
……
宋軍大營紮在城北坡下,由於輕裝需要,大軍的物資攜帶的很少,一頂軍帳中擠了了七八個人,即便如此,紮營的第一夜,嚴寒還是顯示了他的威力,早上起來,滴水成冰,士兵們的衣服和靴子盔甲上都結了冰,單薄的衣物根本無法阻擋刺骨的寒氣。
蘇錦知道,不能再耽擱了,每耽擱一天,士氣便要低落一天,凍死凍傷的人數便會一天比一天多,現在唯一的選擇是即刻攻城。
然而問題顯而易見,一無攻城器械,二來臨潢府城牆高逾三丈,城防堅固,箭塔林立,簡直不知道如何下手,就算是想強攻,也沒有強攻的條件。
早起之後,蘇錦帶著數百騎兵和幾名主將踏雪圍繞臨潢府繞了一圈,尋找城池的漏洞之處,中午回來之後,蘇錦立即召開戰前會議,商議如何攻城。
大帳內破天荒的點起了火油盆,蘇錦命人取了爛泥在帳內地上搭建出臨潢府的模型,潘江手捏枯枝指點著模型,將上午親自偵測的結果跟眾人一一說明。
“諸位請看,遼都和我大宋城池有所不同,同樣分兩部分,我大宋乃是內外城建設,而遼人則是兩城相連,中間共用城牆,我姑且稱之為南北兩城;根據城牆的高度和防守的嚴密來看,明顯我們面對的北城城牆既高且厚,城上敵樓百餘座,防禦極為嚴密;而南城則不僅城牆只高兩丈,防禦也鬆散的許多,據此可推測出,北城是遼人皇宮重地所在,南城只是相當於我大宋城池的外城之類的建設。”
一名將領出言道:“末將有個本家兄弟經商來過這裡,據他說北城叫皇城,南城叫漢城,乃是契丹族和漢人分城而支之意。”
蘇錦點頭道:“這就是了,看來遼人是為了防範漢人,不過這樣一來,可見臨潢府的弱點在南邊的漢城,咱們只能從漢城下手。”
景泰道:“大帥,遼人既如此安排格局,我估計漢城即便攻破,恐也無法直接進入皇城中,攻下漢城其實等於沒有攻下臨潢府。”
蘇錦道:“確實如此,但攻下漢城之後形勢將對我更為有利,起碼我們有了立足點,不至於宿營在雪地裡,而且我們還可以在漢城中搜尋到很多有用的物資,總好過兩手空空在野外挨凍為好。”
眾人點頭道:“那倒是真的,作為落腳點甚好。”
蘇錦笑道:“壞處便是,攻下北城便等於拿下上京,攻下漢城則並不代表上京告破,而且我們看出他們的弱點,他們自己豈能不知,漢城雖防守薄弱,但我們可能還是會付出極大的代價,所以我們要衡量這樣的代價是否值得;如果說攻下漢城需要消耗我幾萬人馬,那我還不如孤注一擲直接攻打皇城了。”
景泰道:“大帥說的是,然則我們需的考慮如何花最少的代價攻下漢城落腳了。”
蘇錦道:“對,這正是我們的第一要務。”
第九六八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