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文書行政,我就想搞錢!
公子玄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3章 文書行政,我就想搞錢!,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經濟建設,公子玄鳥,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頭,淡淡道:“若是二十錢,那這紙毫無意義。便以絲帛而算,一匹布長四丈寬二尺五寸,值五百錢。裁成你這麻紙大小,約莫就二十錢左右。哪怕便於書寫,其價值也遠勝尺牘,又有何用?”
“咳咳。”黑夫面露尷尬咳嗽,苦笑著道:“秦公不愧是咸陽豪商,果然是精於數術。既然要說價值,那便按承字算。尺牘一簡承字二十餘,一卷書簡約二十簡,承字五百。單單這張麻紙,起碼承字過千。至於書簡所用木材不同,價錢亦有不同,少說也需三錢。”
木材其實是次要的,但人工和串聯竹簡用的熟牛皮可不便宜。黑夫這還是往少裡算的,像隱性的運輸費用都沒說。畢竟竹簡笨重,攜帶不便。
“所以,你這紙究竟價值幾何?”
“人工材料全算上,一張半錢吧……”
“成本半錢?你賣老夫二十?”
“研發貴啊!”
“等等,半錢?”
秦始皇略顯詫異,這麼張可承千字的麻紙,竟只需半錢?如此算來,這可要比竹簡絹帛之流便宜太多。一卷竹簡,正常需四或五錢,承字五百。麻紙一張只需半錢,承千字!
這筆賬,就是黃口孺子都能算清。關鍵是麻紙薄如絹帛,還便於攜帶。若能用以取代竹簡,每年豈不是能給秦國省下大筆的開支?!
黑夫面露微笑,毫不避諱。他剛穿越過來時,就曾想過造紙。古法造紙的工序,其實大部分人都知曉。無非就是漚漿撈漿,壓紙焙乾。
他前世閒來無事經常刷抖音,也看到有些人會復刻古代的各種技術。有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他是相當感興趣。比如用藕絲造成的龍泉印泥,一兩黃金一兩墨的徽墨,還有就是用葛麻古法造紙……
所以,他是早早便開始著手準備。他發明踏碓,其實就是為了漚紙漿做準備。他挑選在河邊,是想著以後研製水碓代替人力。而且可以引活水漚麻打漿,能省不少力。為了造紙,他還提前挑選工匠。從去年開始,便已開始秘密上手。
不是他不早點完成,是早點製成也沒用。喜這人只要瞧見了,百分之百上報,絕不會猶豫。
紙在歷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黑夫記得後世出土最早的紙,應該是西漢初年的灞橋紙。他問過呂嬰,他說曾於齊地接觸過一物名曰赫蹏(ti),乃是用以書寫的小幅絹帛。做法和紙有些類似,只是沒這麼複雜,乃是用絹帛的邊角料製成。農婦不捨丟棄,便將殘絲做成赫蹏用以謀利。
任何技術發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除非是天降穿越者,用超脫時代的技術直接更新換代,才能跳過這些步驟。
好比造紙,在歷史上也是一步步發展而成。像西漢已經有了灞橋紙,只是不便於書寫。到東漢時期蔡倫改進,才算真正出現在視野中。至漢獻帝時期,左伯再次改進,他造的左伯紙可謂是名揚天下。紙張厚薄均勻、質地細密、色澤鮮明,因此備受當時的勳貴追捧。
再往後……戰火來臨!
戰爭的到來,令本該蓬勃發展的造紙行業再次歸於沉寂。而且當時的主流觀點依舊是:功銘著於鼎鍾,名稱垂於竹帛。所以足足數百年的時間,簡牘依舊是社會上的主流,畢竟紙不易久存。
再往後,葛洪橫空出世。在煉丹的時候意外想到把黃櫱熬取汁液,然後用它浸染紙張,以此防蟲防蛀。至此足足五百餘年,紙的缺點終於是被一一克服。再至桓玄稱帝下詔,徹底用紙取代了竹簡。
黑夫造紙,主要是採天工開物的做法,他在短影片中也看到過很多次。同時輔以葛洪做法,往裡面新增了黃櫱(nie)等汁液,所以紙聞上去還有股淡淡的香味。
黑夫對自己有著很清晰的認知,他不過是吃著時代紅利,有點淺薄的知識而已。作為穿越者,他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