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1章 上馬何在?,季漢大司馬,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求糧賑濟百姓。但開陽城中府庫,除鼠之外,別無他物!”
“據基瞭解,魏軍舍城而走之前,孫權命人盡取府庫錢糧,且派兵至鄉野,劫掠百姓糧草。今百姓缺糧食之,且又無種可耕,欲恢復生產,恐需我軍發糧濟民。”
孫權嚴格實行堅壁清野的方針,將琅琊、東海二郡縣邑內的糧輜帶走。甚至為了消耗漢軍輜重,還強行劫掠百姓,欲讓百姓成為漢軍累贅!
當下漢軍入主東海、琅琊二郡,首先就要面對民生問題。如果賑濟百姓,將會消耗大軍糧草;如果不賑濟百姓,將會失去民心,甚至百姓會發生動亂。
蔣濟冷笑幾下,說道:“如子魚所言相同,孫權欲向我軍糧道下手。”
霍峻沉吟少許,問道:“孤欲發糧賑民,不知諸君以為如何?”
周魴微微蹙眉,說道:“明公,我軍糧輜從江淮、江東二地,長途跋涉,舟舸轉運而來。今賑一石糧草,需耗費兩石,甚至三石。今賑濟百姓,我軍日後恐會兵糧短缺,尤其在秋冬之時。”
“徐州百姓不可賑!”
霍峻感嘆一聲,說道:“孤征戰用兵以來,雖多傷性命,但卻憐憫百姓。且我漢家用兵,本無利與百姓,今百姓為漢室而受累,孤於心不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今時如不賑之,百姓輕者饑荒離散,重者家破人亡,故不可不賑!”
“都督不如這般!”
劉基出主意,說道:“我軍賑濟百姓,令百姓為漢軍運糧。春耕之時,放百姓歸鄉耕作。與其互約,待夏秋豐收,軍民各得畝收之五分。”
“如此而為之,待秋冬之時,民心歸附,我軍就食琅琊、東海二郡,糧輜將不缺爾!”
“或是這般!”
蔣濟捋須而思,說道:“都督既欲向穆陵關用兵,因沿途道口眾多,為防魏出奇兵斷後,不如分兵留守。而兵駐守城中,為圖長久之計,可抽半數耕作民田,以為軍屯之用,而後分糧與民。”
為了防止王凌出奇兵斷後,霍峻必須派兵在緊要處留守,既確保糧道暢通,又可防止王凌斷後。當下蔣濟則建議留守的將士,可以與百姓一同耕作。豐收之後,百姓可將得到些許秋糧以為租借報酬。
“善!”
霍峻點了點頭,說道:“百姓缺糧,不可無償賑之。今可令其為大軍運糧,而後令軍入民間耕作。如此而為,我軍不僅可得糧輜,且可兼收民心,可為上策矣!”
“賑民之事,由劉廣陵親自操辦。”
頓了頓,霍峻看向蔣濟,說道:“子通代孤擬令,命將軍霍篤、周魴率兵三萬留守開陽諸城,各部將士邊耕邊戍。如有劫掠百姓、擅取民財,皆立斬不赦。切勿失了民心!”
“諾!”
因缺乏大運河,霍峻格外重視與當地百姓的關係,以尋求得到當地百姓的支援。今以工代賑、軍屯分成二政如能實施成功,霍峻將有底氣持續作戰。
得到霍峻的批准後,劉基歡喜退下。
望著劉基退下的身影,霍峻笑道:“敬輿都督徐州諸郡,可謂職得其人矣!”
“明公,東海、琅琊二郡全復,今不如拆之,以為明確相應之職。”周魴說道:“如少將軍負責鬱洲之事,故可析出一郡,專任海運之責!”
“可!”
霍峻明白周魴之意,說道:“且表士載為城陽太守,理海濱之事,小心魏騎出海濱以劫我軍糧草。”
“諾!”
“都督,今二郡事平,淺得孫權之佈置,當下是否繼續進軍?”蔣濟問道。
霍峻沉吟少許,說道:“我本疑張合行蹤,故行軍遲緩。今得士元軍報,張合奉曹叡之命,出兵荊宛。想來欲與司馬懿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