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0章 噩耗吐血,季漢大司馬,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姜維、李俊的幫助下,因冀城來不及防備,王平、趙昂二人率兵無阻入城,清剿城中餘孽。
先是龐柔中箭被姜維所擒,再是馬超王府老小被王平所獲,而後是城中諸將家眷悉數被趙昂所控制。
控制冀縣之後,王平依照陸遜指令,在城中嚴肅軍紀。而趙昂憑藉過往在天水的名氣,開糧救濟城中孤老。
時有漢軍中什長因天氣苦寒,忍耐不住隴右大風,從百姓家中取件外袍,被王平、趙昂二人得知,當即抓起詢問經過。
什長人贓俱獲,不敢狡辯,唯有希望王平能看在過往的功勞上,能夠饒恕他這一次。
王平性格寡言,治軍以嚴而出眾,縱什長過往有功績,但在這緊要關頭觸犯了軍紀,必然會處以軍法從事,故不顧諸校尉的求情,當即將其處斬。
在王平借什長的頭顱以正軍紀之後,冀城內外畏其手段,頓時安穩下來。加上趙昂憑自己天水人的身份,透過言語向眾人宣傳,城中人心稍穩。
趁此時機,姜維擔心遲則生變,在得到趙昂的批准下,他親自請求去說服坐鎮上邽的姜敘。
上邽距離冀縣很近,路程不用一日。當姜敘得見姜維親來勸降,便知其起事成功,則順勢舉城歸降了漢軍。
隨著上邽、冀城兩大要害被漢軍所得,在安撫下,周圍如西縣、歷城、新陽等天水諸城盡數降漢。
在隴右地區,除了馬岱、高剛之外再無成大軍,為了解決殘餘勢力。趙昂借馬秋的之名,向高剛去了封勸降信。
高剛,早為魏將,後降馬超,本非死忠分子。今見涼國沒了前途,家眷安然無憂,又不知馬超生死如何,半推半就下,以馬秋勸他投降為由,在名義上降了漢。
不過為了防止馬超復辟,高剛率兵屯駐祁山,以觀察隴右形勢。欲待形勢清晰之後,高剛才會正兒八經的表態。
見高剛保持中立,趙昂、王平二人也不逼他,而是為了防備馬岱回奪隴右,命姜維率兵千人北上搶駐險要。
短短兩三天,在趙昂、王平的操作下,冀城、上邽人心大安,天水、廣魏二郡大部城池也盡數降了漢。
當馬岱得知天水被漢軍所下,一時間不知所措,一邊向馬超派人稟明狀況,一邊率兵南下,看能否奪回天水。馬岱在經過街亭時,被搶佔城池的姜維率兵所阻擊。
馬岱見五千人破不了千餘人所駐的街亭,無奈之下唯有北撤成紀,欲等馬超回軍再做打算。
見街亭受擊,王平本欲率兵救援姜維。然走到半道時,得知馬岱撤向成紀,向姜維補給了一批輜重後,遂率兵返回冀城,以防馬超率兵回擊。
令居,涼軍營寨。
大帳內,馬超生著悶氣,在帳中踱步。
“大王,郭淮用兵狡詐,其雖因糧草不濟而撤,但主力未失,今被其小挫,亦實屬正常。”成公英勸道。
郭淮因糧草不濟而撤軍,馬超率兵沿麗水而追擊。追趕途中,郭淮向羌人部落借到大批糧草,則就展開反擊,在令居擊敗馬超的先鋒部隊。
之後,郭淮一面向河西催糧,一面率兵駐紮在險峻,欲利用馬超過長的糧道,拖垮馬超軍隊的補給。
當下馬超破不了郭淮的營壘,見取河西之望破滅,怎麼不會鬱悶生氣呢?
董種面露擔憂之色,說道:“大王,當下我軍難勝郭淮,加之天氣不日驟寒,軍糧難以運至軍中,恐需早作打算!”
馬超皺緊眉頭,說道:“姜冏還未將糧至軍中嗎?”
姜冏作為金城太守,在馬超追擊郭淮時,其負責為大軍轉運糧草。但按日期來說,姜冏已經將糧運至前線了。
“未有!”
成公英搖了搖頭,說道:“在下因派人前去催促,大概是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