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9章 江畔別離,季漢大司馬,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霍峻的忽悠下,鮮于輔帶著于禁興高采烈地回去覆命。
鮮于輔離京不久,為了不耽擱時間,諸葛亮當即準備入蜀。為表現出南漢有重用蜀人的態度,諸葛亮徵辟蜀人張裔為丞相府參軍,楊洪為丞相府長史……大小有功官吏十餘人隨行入蜀。
因巴蜀地區兵馬有不下數萬,諸葛亮離京左右軍士僅步騎兩千人。且在出徵前夕,劉禪為彰諸葛亮之尊,特賜金鈇鉞一具,曲蓋一個,虎賁六十人。
西行當日,霍峻出城至津口,親自送行諸葛亮。
江津畔,霍、葛二人散步於江岸,數十親衛離有七八步之距隨行。
感受江風的吹拂,霍峻望著江面上的艦船,問道:“若峻無記錯,距孔明上次統兵可是有十年之久?”
諸葛亮笑了笑,說道:“仲邈好記性,建安二十年,亮得仲邈舉薦,率軍士征討五溪蠻。是役得賴將士用命,所至皆克,蠻王沙摩柯歸降,諸部出山歸漢,至今以來寡有騷亂。”
“十年了!”
霍峻負手背腰,問道:“今時再領兵西征巴蜀,不知孔明以為如何?”
諸葛亮持扇而吟,說道:“亮與幼常言及西土形勢,竊以為當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收西土士民人心,而後殄盡遺類以除後患。”
“領兵出征?”
霍峻沉吟少許,說道:“孔明有管仲、樂毅之能,先奏江上對,而後領兵平蠻,可見有軍略之大才。”
陸遜雖有能力,兵略也確實出眾。但指望陸遜在北伐中打出過人的戰績,或是將司馬懿揍著閉門不出,實在有些困難。
見霍峻這麼相信自己,諸葛亮撫扇而笑,說道:“參謀、平蠻,與北伐用武多有不同,仲邈何以亮能與司馬懿、曹真等賊將抗衡?君莫忘趙括之事,廉頗雖老,但可用之;伯言雖柔,可擋一面!”
諸葛亮略有遲疑,說道:“今仲邈有大略,伯言、公衡知兵事。子明、仲業可督一方。先帝所留遺命,令亮治朝事,仲邈領兵征伐,分主內外,豈可擅權專兵。此番西進,實因形勢所迫。”
在劉備設計的框架中,霍峻以大司馬執掌軍事,且擁有議政權。諸葛亮以丞相身份,分掌政事,防止霍峻權傾朝野。讓諸葛亮掌兵,劉備沒有這個打算。
一人北伐的困難看岳飛就知道了,岳飛北伐中原,他從江漢出兵,多次求淮兵出擊配合。但最終結果,江淮兵馬戰敗,所有壓力給到岳飛身上。故而南宋北伐,常變成岳飛獨自北伐。
不僅擔心諸葛亮執掌軍權,會影響到霍峻、陸遜等大將的權利。更是諸葛亮之前少有執掌軍事,其角色更多是以政治家的形象出現。
霍峻聞之大笑,自信說道:“峻自統兵以來,觀人辨才從無疏忽。孔明絕非尋常之人,以君之行跡,如能統兵,必為大將。其成當亦在伯言之上,且會更勝一籌。”
“孔明之能,峻已是知之。君入西土,則西土必安!”
“伯言不足以成事?”諸葛亮問道。
霍峻搖了搖頭,說道:“伯言不足以託大事,公衡方略次之。昔孔明輔佐先帝下江東,多出兵謀方略,平五溪蠻進退有度,所到之處,無所不克,唯孔明可託大事。”
見諸葛亮誤解自己意思,霍峻失禮打斷,說道:“峻是問孔明今後可有領兵出征之念?”
岳飛四伐時,遇見金朝南征,幸江淮有劉錡,四川有吳璘,得以分擔兵力,故而岳飛才連續打出郾城、朱仙鎮二戰,臨近開封府,逼得完顏宗弼幾逃河北。
今有岳飛為鑑,霍峻渴望尋找幫手,配合他北伐用武。之前有考慮過陸遜,但又很快被他否決。
深思前後之事,霍峻將目光放到丞相諸葛亮身上。
“先帝駕崩之後,峻統兵而北伐中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