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5章 權臣不好當,季漢大司馬,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跋涉數千裡,跑到武漢上疏,攔也攔不住。

徐庶拱了拱手,直言不諱說道:“回大司馬,尚書檯為漢室之樞密,而臺郎顯職,仕之通階,宜當重之。自陛下立基開業以來,然多用吳、楚為臺郎,或一郡七八人,或一州無一人。此當多寒人心,宜令均平,滿南土士人之望。”

今形勢發生變化,政策因隨之而發生變化。不可用舊時之政,以治今下之世。

徐庶經數月的研究,已查實唐侃案前後經過。都安縣長熊佳自上任的兩年多時間內,因痴迷樗蒲,又好飲酒作樂,政事荒廢,案件堆積。

聞言,霍峻稍微而思,便明白徐庶的意思。

徐庶蹙眉而思,說道:“如大司馬之言,征討南中之人,當征討平亂,而後安撫士人,建設州郡,重塑巴蜀朝秩序。”

尚書檯自被劉秀所重用,某種意義上取代了三公九卿的工作職能;後世所耳熟能詳的三省六部制,實際上是從尚書檯衍生而出。

“峻初掌朝事不久,勞君請孔明入堂,同商此事。”霍峻說道。

自南中叛亂以來,霍峻就有打算清理南中豪強,或給益、梁二州士人騰位置,或給冗官們安排職務。

諸葛亮聽懂霍峻的意思,笑道:“實如仲邈所言,能入蜀治三州,外平賊亂,能撫民眾,當屬仲邈。然令仲邈入蜀,卻有牛刀小用之嫌。且曹丕動向未知,仲邈身肩重責,不宜輕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霍峻收斂笑容,說道:“益州處西陲,四面為山,道路閉塞,蜀人安逸,巴人善戰,南人桀驁,易生叛亂。今者入蜀,首在撫人心,次而平南中,繼而復設州郡。”

“我大漢治蜀已有十載,士人百姓漸而歸附,有報國之念,不宜閉塞門路,斷蜀人進仕之心。亮以為當盡時人之器,提賢拔能,出仕任官,以悅蜀人之心。長久以往,恐蜀人不為我之所用,唯望仲邈深思。”

“然也!”

諸葛亮持扇而坐,說道:“先帝因魯王推讓之故,得以入主荊楚,故為撫楚人,先帝多以高官待之。昔下巴蜀,蜀人惡我,寧死不降,寧隱不附,故陛下無意用之。”

“元直,你昨日上呈有關唐侃案細情奏疏,我已仔細閱之。”

“諾!”

“昨夜庶已與丞相交談,然孔明欲讓大司馬定奪!”徐庶說道。

“嗯?”

南漢尚書檯裡的郎中、侍郎因主政者偏好的關係,僅襄陽、吳二郡就有十幾名尚書郎,偌大的益州因之前的張松案,竟無一人出任尚書,連尚書郎都屈指可數。政治資源分配的不足,導致了尚書檯的畸形。

尚書檯負責人為尚書令,副手為尚書僕射。在尚書檯裡,下轄戶、三公、常侍、二千石、主客五部;五部分別由尚書掌管,其下有侍郎、郎中等官負責具體事務的實行。

茂才、孝廉經過考核期之後,能出任尚書檯中的侍郎、郎中,或是外任為官。

當然一切塵埃未定,還要看朝中眾臣的反應!

見已有霍、葛二人定下方略,徐庶笑道:“曹丕遣鮮于輔南下,不知二君有何見解?”

別看大漢有七州之多,但實際上需要分配政治資源的州,唯荊、揚、益三州。淮泗、元從二者不必多說,因身份關係天然具有政治資源。

至於是否可以給陸遜權利,按道理上來說可以給,無非是錄尚書事,封州牧。但這兩樣權利,按當下的大漢政治格局,卻不能給陸遜。畢竟有些權利給了,霍峻不好再收回了。

陸遜今下官職,可以統兵,卻不能撫民。今用他能平南中,卻不能有效安頓益、梁、南中三地。

因霍峻長年在外,尚書郎官的名額分配的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腳踏破星空

獨孤柳

東京少年不相信愛情

小雨任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