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1章 此魏之衰也!,季漢大司馬,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app或各種瀏覽器外掛開啟此網站可能導致內容顯示亂序,請稍後嘗試使用主流瀏覽器訪問此網站,感謝您的支援!
第548章此魏之衰也!
章武四年,初冬。
官道上,百來騎組成的使團自西向東而行,行人衣裳整潔,腰挎刀槍,策馬而行間,蹄聲脆脆,馬聲嘶鳴。
與此同時,在官道兩側長滿雜草的田野間,一群饑民正在遊蕩,在草木中扒著樹果,尋覓著秋冬下可食用的東西。
若找到可食的桑葚,饑民們用那凍得通紅的手掌捧起,不是急忙塞到嘴裡,便是偷偷藏起來。
偶爾間,寒風吹過,讓這些饑民凍得打抖擻。但在飢餓的驅使下,在田野中翻尋著一切可食用的東西。
聽到官道上的馬蹄聲,饑民們紛紛望去,見到一車車的財物,一匹匹戰馬,他們沒有露出渴望之色,反而甚是畏懼。
使團內,姜維挽著韁繩,望著田野間的難民,神情多有些不敢相信。
他從關中一路東行,所經過的關中地區,大多數百姓面黃肌瘦。本以為司隸為中國之中,天下所治之所,縱無大治安康,情形會比關中三輔好些。
不料此番東行洛陽,竟然能看見饑民遍野覓食之景,落差之大,讓姜維與同行使團不由露出震驚之色。
“俺有力氣,能為貴人耕作!”少年喊道。
見狀,魏官示意侍從上前,騎士怒馬而上,罵道:“士息,還不速速退下。若耽擱了時間,莫說你,連你全家都要掉腦袋!”
在騎手的鞭撻下,少年黝黑的肌膚綻裂開來,疼得他哀嚎而哭。
如有士卒逃亡,家屬需受嚴酷的懲罰;士家的子女稱為‘士息’、‘士女’,兄終弟及,父死子承,世代為兵。士家在曹魏國中的地位,高於奴婢,而低於民籍。
“走!”
“且慢!”
“滾!”
姜維心有不忍,策馬上前,說道:“今天色漸晚,不如早至洛陽。”
今被強行南遷,路上吃完存糧,在官府的救濟下勉強度日。隨著這些百姓被遷到指定位置,則就沒人負責賑濟,今不外出覓糧,怕不是要原地等死。
“咳!”
突然,一名少年從草堆間竄出,跪在姜冏馬前面前,磕頭哀求,說道:“貴人,家妹患風寒,家中又無所食,能否賜些吃食?”
姜冏深深望了眼饑民,心雖為百姓疾苦而嘆,但為了不惹事,示意使團眾人跟上自己。
咳嗽幾聲,魏官擠出笑容,解釋說道:“冀州遭蝗災,民大飢。陛下憐百姓被蝗災所害,特遷百姓至河南諸州。今冬季概是百姓存糧已空,不得以外出覓糧。”
漢末亂世,人口銳減。深得商、韓酷法的曹操,為了更好的征戰,特別創立士家制。士家與士族雖一字之差,但待遇天差之別。
魏官見是姜維開口,揮了揮手,說道:“儘快趕至洛陽。”
騎士揮鞭罵道:“士家終世為革,豈能脫籍!”
士家即士兵與其家庭統稱為士家,凡籍貫為士家者,終身為兵,不準改行轉業,不得脫籍,婚配只能限於同類,不準與士民通婚。
說著,魏官舉鞭前指,說道:“且往前面走數里,得見鄉亭,皆是百姓安居樂業之景。”
別怪曹丕遷民的政策被一群人否決,而是曹丕真不幹人事。災荒之年,不想辦法賑濟災民,反而是遷五萬戶百姓至河南諸州。這二三十萬士家百姓本就缺糧,留在家鄉尚能得到較好的賑濟。
今少年想賣身入貴族家中,尚因自己身份之故,求而不得,端是譏諷不已。
發現使團的異樣,引導使團的魏官望著給魏國丟臉的饑民,又羞又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