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6章 革新選官,季漢大司馬,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淮北人,或是荊北南陽人,亦或是關中、中原士人。今舉孝廉不分籍貫,不以品階而行。若效仿魏人,僑人何以安?楚、吳士人位卑,又何以自處?”

歷史上南北朝中,南朝之所以要設立大量的僑郡,不是南朝閒得蛋疼。而是南朝為了維護北方流亡士族的權利,必須設僑郡安置。

如魏晉時期推行的中正制,中原士族門楣大部分比南方士族高。南方士族可以透過地方州郡出仕,那麼沒有家鄉的中原士族則無法出仕。

故而從東晉開始,為了保障中原士族出仕,在地方上設立大量僑郡,進而是僑州。

今南漢如果想推行九品中正制,那必然是要大動干戈,且會嚴重損傷吳、楚士人的利益。王粲雖是中原高族,但他作為劉備的秘書長,王粲必須提醒劉備別瞎搞。

法正捋須而笑,說道:“陛下,曹氏所制九品制,將人才分九品,人得其用,門楣高者或可舉上品,實與中漢孝廉之制多無差別。其間若有可取之處,唯據人才品級而委官職,以免大材小用,小材大用。”

“這般嗎?”

劉備蹙眉微思,說道:“九品之制是為曹氏籠絡士人之策,更正孝廉重德輕才之舊舉。我大漢效行舊制,郡守舉孝廉,尚書檯斷其能。朕恐重蹈中漢之弊,如童謠言,舉茂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

霍峻沉吟良久,問道:“不知陛下可聞陽嘉新制否?”

“昔順帝時,因孝廉、茂才所舉非人,左雄則請奏‘諸生通章句,文吏能箋奏,乃得應選。’時因年號陽嘉,臣稱其為陽嘉新制。”

“時凡州郡所舉茂才、孝廉,至尚書檯端門,考其虛實才幹,以觀才能如何。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凡以上能中者,不拘年幼,不分老邁。”

“左雄大行科考,時陳蕃、李膺、陳球等三十餘人得拜郎中,三人名震天下,是為一世之俊傑。十餘年間,中漢朝堂風氣為之一振,後因左雄病逝,新制則被束之高閣。”

“今我大漢初安,陛下為揚兩漢之良政,不如改孝廉,重啟新法。陛下分類別科,令州郡茂才、孝廉至尚書科考,以免丞相歲歲躬親孝廉,亦能免重蹈中漢之弊。”

中國科考的啟蒙非常早,非是起源隋,而是源於東漢末年。雖然左雄的新制持續時間不久,但對後世起到了非常大的影響。

即便是魏晉盛行的九品中正制,在推行一段時間後,因弊端的出現,曹魏也重啟考試製度。

南漢長期是草臺班子,劉備稱帝不久,孝廉、茂才由諸葛亮親自考核,不曾出過紕漏,劉備則沒在意。

不過霍峻因有後世知識,時常有思考如何將科舉制融合入察舉制度,推動察舉制的革新。今藉著曹魏施行的九品中正制,以陽嘉新制為藉口,正好推動南漢的選官制度變革。

當然完全採用科舉制是不可能,畢竟環境所限,書籍普及受限。能將察舉制與科舉制結合,進化出適合南漢的新選官制已是難得之事。

劉備捋須頷首,問道:“那以君之意是?”

霍峻整理腦海中的思緒,說道:“稟陛下,據臣推算兩漢之來所拔孝廉有六、七千人,然所留名之俊傑,何其少哉。亂世之世,俊傑輩出,文武充棟,非是因人多於太平,而是俊傑因時機而出眾。故臣顯進於市井,丞相名揚於漁耕。”

“今以臣之見,或可增郡縣孝廉名額。數百人考家法,凡得俊傑,必是超群萬人者。人不多不足以彰其能,世間俊傑何止上千者,凡英傑皆從孝廉入世,如大魚皆入陛下之彀。”

“彩!”

劉備多是認可霍峻言語,讚揚道:“萬人而得猛士,今人不以眾,何能得猛士。世間士族能人眾多,今可如君所言,多舉孝廉,入京師而考試,才政上者,方能任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界穿越:開局覺醒神級天賦

仙人指天

都紅革成了,才告訴我這裡是西遊

丟手串的剩人

我才不是精神病

一本書魚

都市絕代醫仙

唯愛瑩

收錄一群廢妃犯婦,我不無敵行嗎

清風靜來

就你還想成仙?骨灰一揚全祭天!

丁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