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4章 七軍卸甲而降,季漢大司馬,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咳嗽幾聲,說道:“容我觀敵形勢,再定奪戰、降之事。”
說著,于禁從人群中而出,站在丘坡邊緣,眺望今時之形勢。
見到關羽及其帳下軍士乘舟舸,將各個山丘團團圍住,粗算舟舸數目,合有三萬之盛,誓有全部吃下七軍之念。
“將軍!”
秦鹿指向不遠處的丘坡,喊道:“嚴壽率部歸降了!”
于禁抬頭望去,卻見左側的山丘上,將軍嚴壽率帳下三千多名軍士向漢軍獻劍歸降,捨棄身上的甲冑、軍械,穿著單衣,有序的走上大船,成為漢軍的俘虜。
遺棄在山丘上的甲冑、軍械則由另外的漢軍輔兵士卒上岸拾起,繼而裝到其他船上,與降卒一同送回大營。
“將軍?”
秦鹿用那哀求的眼神看著于禁,說道:“昨日雨水交加,不少軍士挨飢受寒,已無可戰之力。”
于禁下意識掃視周圍軍士,卻見有幾名士卒臉色蒼白,咳嗽流涕,此是為受寒之症狀。
于禁眺望豎有‘關’纛的鬥船,再次長聲而嘆。
思量少許,于禁心中已有決定。
拄著長矛,于禁領著左右,走下丘坡,喊道:“能否請關將軍相見故人一面!”
半響後,關羽從於禁之求,乘舟舸近山丘,隔有數十步。
關羽站在起伏的船頭,望著狼狽的于禁,笑道:“我與文則十餘載未見,能於樊城相會,甚感幸焉!”
于禁扯著嗓子,羞愧答道:“禁被漢水所困,敗於君侯之手,或是為天意也!”
關羽捋著長髯,笑道:“昔許昌相會,陛下深感文則禮待,今已在武漢設有筵席,還請文則過江敘舊。”
關羽作為勝利者,毫無盛氣凌人之貌,其言語多有給於禁留面子。將於禁兵敗,說成二人於樊城相會;將送他至武漢,說成劉備請于禁赴筵。
然關羽為何這般說,或是關羽本身的道德節操,或是念及他在曹操手下為客將的日子。
于禁猶豫幾許,說道:“我受曹公之命南下,今受困於漢水,諸將或戰或降,無統一之言。不知能否請雲長寬限幾日,容我安撫諸軍之後,棄甲舍戈以向雲長歸降。”
“君侯萬不可從!”
費禕急忙說道:“此是為于禁緩兵之策,其欲待大水退卻,繼而收聚眾兵。”
“於文則!”
關羽收斂笑容,神色沉了下去,說道:“我待君以誠,君何以欺我乎?”
說著,關羽放緩語氣,說道:“諸軍歸降之事,當不勞於君。今當請於君卸甲舍兵率部上船,歸營享熱湯飯蔬,以去風雨之寒。”
聞言,于禁持矛猛戳泥濘的土壤,憤然說道:“曹仁匹夫,無謀短見。今七軍之敗,皆由你所致也!”
言語發洩後,于禁扔矛於地,嘆氣說道:“命丘上軍士棄戈卸甲,向關羽歸降。”
“諾!”
有了于禁這般言語,丘上魏軍恍如解脫了般,如同逃出生天,紛紛舍戈卸甲,任由漢軍收降自己。
于禁離岸登舟,向關羽奉上讓他的長劍。
關羽接過長劍,近距離打量憔悴的于禁,心有不忍道:“文則初至江漢,不知水情山勢,遭漢水氾濫,淹及諸軍,是謂情有可原。”
于禁偏頭而嘆,說道:“君侯有所不知,我與閻行曾畏漢水水情,向曹仁求命移寨,及至北三、四十里郾城下營,然曹仁以樊城危急為由,命我移至樊北十里下營。不料今歲漢水大溢,淹及我軍之所在。”
得聞其間密事,關羽大笑不止,說道:“文則且入船艙休整,待某回軍與君敘舊。”
待于禁被武士帶走,關平感嘆說道:“父親,曹仁久鎮襄樊,但卻不深解江漢水情,今七軍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