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6章 魏高祖?,季漢大司馬,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想到許昌天子?

今下劉備無功而返,不趁勢登基建國,豈不可惜?

孫權低著腦袋,說道:“啟稟大王,漢室自安帝之後,已失體統,外戚、奸宦霍亂朝政,所轄之地盡限司隸。漢室之運,得是終結。”

“大王奉時運而起兵,討黃巾,徵董卓,擒呂布,覆袁術,滅袁紹。所到之處百姓無不簞食壺漿,喜迎大王之軍。”

“今大王上承天運,拯救國難,掃蕩諸寇,廣得民心。權愚以為大王當順天命,應臣心,以虞、夏為鑑,效三代之政!”

“承天意,應人心?”

曹操幽嘆一句,說道:“仲謀勸孤進位,則是欲讓孤違背往昔之言也!”

曹操口中的往昔之言,是指曹操之前所頒佈的《述志令》。曹操在《述志令》中,強調自己的政治抱負與平生志向,表達了自己無取代漢室之意。

今下如果曹操稱帝,不就自己打自己臉,且將多受無聊士人譏諷,也會成為南漢君臣抨擊的把柄。

孫權神色恭敬,說道:“臣以為大王當從孔子大仁之語,管仲不為公子糾而亡,卻為公子小白效力,難言小仁之德。然管仲九合諸侯,尊王攘夷,是為大仁之德。今大王豈能計小仁而舍大仁?”

“自黃巾之亂以來,華夏震盪,黎民多災,胡虜南掠。無大王起兵,不知天下幾人稱王,幾人稱帝。”

“即論仁德,高皇帝違諸侯盟誓之語,然大王以為高皇帝可為仁乎?”

“高祖可言仁!”

曹操猶豫良久,說道:“高祖得天命,開闢漢室,孤不敢比之。今仲謀所言,容孤深思一二。”

得聞‘天命’之詞,孫權不由露出深思之色,曹操口中的天命是為何意?

讖語?

祥瑞?

戰功?

如果是前兩者,孫權可以分分鐘變出來。若是戰功的話,他可真沒辦法幫曹操搞到。

思索歸思索,孫權也聽出曹操讓他退下的意思。

“臣斗膽妄言,請大王恕罪!”孫權道。

“善!”

望著孫權離去的背影,曹操微嘆了口氣。

他都走到當下這一步了,不可能沒有稱帝的念頭,然他心中總有怪異之感。自己當初嘲笑荀彧擰巴,但沒想到自己在稱帝上也犯了難。

孫權離開營帳以後,對曹操口中的天命,心中多有深思。揣測間,孫權則是來到劉曄的營帳裡。

被劉曄引進營帳,孫權開口問道:“子揚,大王若欲建功,除水賊外,不知可伐何處?”

或被孫權突如其來的詢問,劉曄有些猝不及防!

沉吟良久,劉曄捋須說道:“公孫盤踞多年遼東,或可討之!”

(本章完)

<b><\/b>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腳踏破星空

獨孤柳

東京少年不相信愛情

小雨任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