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6章 圍襄陽,破樊城,季漢大司馬,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麼多年以來,曹仁在襄陽外依託山水險要,修建了諸多城壘,配合襄陽城自身的險峻,南漢想用正常的攻城方法破之,多半是不可能之事。
故而關、呂二人為了找到攻破襄樊二城的方法,研究襄樊地理多年,終是讓他們找到攻破襄樊二城的方法,即‘圍襄陽,破樊城。’之方略。
之前有言襄陽與樊城夾江對立,互有子母城。故而從防守方略上來看,襄樊二城是為掎角之勢。然世間之事多有利弊兩面,襄樊二城既成於掎角之勢,也可說敗於掎角之勢。
對南方政權而言,襄陽城在漢水之南,樊城在漢水以北。襄陽城既然難打,完全可以繞過襄陽城,直接去打樊城。相較襄陽城的艱險難破,樊城狹窄城小。若能攻破樊城,襄陽城則無堅守之意義。
若是襄陽守將頭鐵不降的話,南漢也可採取圍而不攻的方略,等到襄陽城糧盡,讓城中軍吏自行出城投降。
但繞過襄陽,直接打樊城卻非簡單之事!
漢水非是長江天險,北方渡漢水並不困難。打空荊襄陽兵力,在援兵到達前,利用漢水隔絕樊二城,或是打下樊城,才是關鍵之事。孟達誘曹仁出戰,文聘襲燒鄧塞之師,這兩件事都是在為攻略襄樊做準備。
當然還有一件事,容易被人忽略,即掌握了漢水上游,從襄樊的西面隔絕了曹魏救援襄陽城的道路。
隨著呂蒙講述伐襄樊的方略,關羽背靠在憑几上,神情多有驕傲之色。
今時曹仁將荊襄主力送完,襄樊二城空虛,今下便可採取圍攻樊城的計劃。一旦樊城被破,後路斷絕的襄陽城將會不戰自降。
打下襄陽城,作為兄長稱帝之禮,不亦美哉!
帳中諸將聽著呂蒙的詳細講述,皆已明白接下來的作戰思路。
“君侯將二萬餘眾兵出漢水,進圍樊城。累恐兵力不足,今下是否讓大王發兵增援!”趙累問道。
關羽從榻上起身,在帳中踱步緩行,說道:“凡兩軍交戰,勝負在將,而不在眾寡。今曹仁初敗,軍心怯弱,將三萬之卒圍賊足矣!”
“然曹操益軍南下,再向大王求兵,亦不言遲!”
“不知諸君可有疑乎?”
“請君侯吩咐!”眾將起身答道。
“善!”
關羽按劍於腰,沉聲說道:“今兵分兩路,以呂子明為前部,率兵出築水至谷城,據漢南等城,下順襄陽。我率偏軍回江陵,盡起南郡兵馬舟舸北上,二軍匯於魚梁洲。”
“諾!”眾人拱手應道。
——
且不言關羽盡起南郡兵馬北伐,在曹仁撤至谷城幾日後,許昌的曹操收到了曹仁兵敗的訊息。
許昌宮內,劉放小心翼翼地走到曹操身前,奉上書信,說道:“陛下,曹車騎書信至!”
“戰事如何?”曹操手持竹簡,淡淡問道。
劉放低著頭,不敢答話。
“嗯?”
見曹操似有不滿,劉放吞吐半響,說道:“啟稟陛下,曹車騎約是敗了!”
“損失如何?”曹操放下竹簡,用那冰冷的眼神盯著劉放,問道。
被曹操凝視,侍從頓感緊張,嚥了口唾沫,說道:“除曹車騎、將軍牛金及其部下千餘人,荊襄之眾盡數覆沒,荊州刺史胡修降,南鄉太守傅方臨陣倒戈。”
“蠢貨!”
聞言,縱是有心理準備,但得知這麼大的損失,曹操也憋不住心中的怒火,直接將手中的竹簡砸向劉放。竹簡邊角的尖銳直接劃傷劉放的額頭,鮮血徑直流了下來。
“陛下恕罪!”
劉放顧不上頭上的鮮血,趕忙屈膝下跪,向曹操告罪。
曹操氣得站了起來,罵道:“輕信敵寇,恃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