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2章 雙管齊下,季漢大司馬,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武關以來,因宛城未下之故,魏軍時常舉兵來襲擾糧道。諸將各出本領,據守險要,以趙雲為機動,配合水師,屢次擊敗抄掠糧道的曹仁。
“宅屋讓百姓自行營造!”
“都督所言,當是可行之語!”
“管承今任吳郡都尉,莫非都督欲令其北上掠民?”劉忠說道。
八月二十日,劉備則已是率軍從商於之地回師到南鄉,趙雲、文聘、呂蒙等江漢諸將紛紛前來拜見。
州牧的權利遠比州刺史大,作為徐州牧的霍峻,有權委任帳下各郡太守。但如高階武官位,霍峻需要上報如實彙報功績,而不能自行任命。
二六零五:f七零零:四三:六零零零::七五c
蔣濟沉吟良久,建議說道:“江淮諸將許久未見陛下,都督是否尋機回京,率諸將回京朝拜陛下。”
“錢糧的話!”
原東海郡的疆域西達豫州邊境,東達海濱。今南漢實際可控疆域,僅有原疆域的三分之一。
如今霍峻準備多管齊下,除了採用分利返點拉人頭形勢外,則就是讓水師偽裝成海賊,襲擾青州海濱。
同時身在洛陽的曹丕,追封曹彰為梁武悼王,與其父曹操相同,埋葬於鄴城畔。
說著,霍峻念起帳下的青州舊人,問道:“青州長廣郡人管承今下何在?”
蔣濟朝著霍峻拱手,說道:“廣陵城中州牧府已修繕完畢,都督可不日南歸理事。”
趙、文、呂三將能護住漫長的漢、丹流域的糧道已是不易,故而劉備對新野之失並無過分苛責。
昔曹操初平中原,青徐海濱動盪不安,霍峻趁著曹操遠征烏桓之際,率舟舸北上,策應在海濱反叛的賊寇。管承昔受校尉職,四處奔走,幫助霍峻遷得不少百姓南下。
江淮諸將常坐鎮邊疆,很少與劉備有過接觸。今時讓江淮諸將拜見劉備,對大局而言,皆有裨益。
遷民淮東的大綱制定完,諸文武陸續退出大帳,唯剩下蔣濟在帳中。
“諾!”
“敬輿理事妥當,且按你所言行之!”霍峻說道。
劉備扶起眾人,欣慰說道:“得諸軍控衛糧道,朕方能遠征關中。”
頓了頓,霍峻說道:“今朐縣歸附,我聞皇后與糜君有歸鄉祭祖之念,如陛下應諾。可請陛下東巡江淮,時諸將聚淮東,齊見君上。子通以為如何?”
“諾!”
霍峻邀蔣濟上座,問道:“今戰事將息,不知諸將談論何事?”
劉基持筆書盤算,說道:“都督,如按丁男耕田七十畝,丁女三十畝,次丁者半之。一戶百姓且以一百五十畝估之,千戶當需三千頃地。今海西得下邳民千餘戶,僅剩八百餘頃地未分,基明歲再開墾三千頃地,以足千戶百姓之用,何如?”
劉備作為君主,封賞官職常常是要考量將軍自身的戰功,以及劉備個人的喜好。
如劉備所言,今日失之,明日得之,並不困難。打下宛城,全據南陽盆地,對大漢而言才有更多的意義。
蔣濟捧過茶水,笑道:“諸將言是役得勝,不知能受拜是何官職。”
“這且要看陛下如何安排!”
“大軍遠征關中,子明得保糧道已是不易,何言有愧?”
“明歲開春之後,劉廣陵當在海西引水開渠,開墾舊時荒田。將百姓儘量安置於廣陵海西,東海除鬱洲、朐縣外,餘者不留百姓。讓唐諮將利城兵民盡數遷至朐縣,以免因臨近邊境被賊所掠。”
至於仁德之事,僅能說這是海賊作得,與我大漢有何關係?且儘量不傷性命,已是仁至義盡,畢竟兩軍交戰不可能不傷害到百姓。
霍峻思慮少許,說道:“襲擾之下,青州海濱不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