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9章 竭澤而漁,季漢大司馬,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隴右。上軍大將軍欲起兵征討隴右,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曹真在擊退劉備、陸遜之後,曹真因功被曹丕升為上軍大將軍,名正言順執掌關西雍、涼二州大軍。
在成為上軍大將軍後,曹真根據陸遜故意所遺留的書信,以及得知南漢有進攻隴右之意,特上疏請求伐隴。
吏部尚書衛臻起身奏答,說道:“稟陛下,陸遜雖與馬超爭隴南二郡,但馬超受迫形勢,已與陸遜互約盟誓,我軍伐隴右,陸遜必引兵以為後援,此非用兵之良機。”
曹丕微微皺眉,說道:“馬逆叛亂隴右,水賊連連北伐,我軍若不趁機用兵,僅是閉城固守不戰,豈不大漲敵寇之威?”
司馬懿沉吟少許,說道:“稟陛下,隴右有隴山之險,關中伐隴需走隴道,其道長有千里,短有數百里。今馬超封鎖隴道,時有陸遜用兵為援,無出舉國之兵,不足以下隴。”
“昔隗囂據隴右,縱是光武舉師親征,亦不能速下。今大軍若久陷關西,劉備、霍峻二賊必會趁機舉兵。且陛下莫忘劉封經略上洛,商於之地不復,司隸則有兵危之險。”
曹丕捋須而吟,說道:“不知仲達之見是?”
“先易而後難!”
司馬懿拱手說道:“劉封粗而好武,非是大將。劉備留其居邊,欲以江漢兵馬為援,然今天寒地凍,丹水乾涸,舟舸無以為援。”
“陛下可發關中、司隸、荊州三軍齊道而進,旬月之間,擊斬劉封,上洛、武關則可歸建。”
“若劉封據城固守何如?”曹丕問道。
司馬懿答道:“水賊之強在於水道,今若棄水相救,其當以己之短,以擋我國之利。時令精兵銳卒夾道而擊,遣騎卒抄掠糧道,水賊無以久持,則必敗於我軍之手。”
“如下商於之後呢?”曹丕追問道。
“陛下如欲南征,時需觀水賊兵馬動作,再議舉兵征討之事。如下邳可圖,陛下可發大軍南征;如隴右動盪,陛下可令大軍西伐。”司馬懿說道。
曹丕蹙眉微思,隨即看向賈詡,請教道。“賈公可有高見?”
低垂眼眸的賈詡,好似被喚醒,說道:“陛下治臨中國,當舉德兼文,平治天下。水賊非小國,依阻山水,劉備有雄才,霍峻見兵勢,諸葛亮善治國。據險守要,泛舟江湖,皆難卒謀也。用兵之道,先勝而後戰,量敵而論將,故舉無遺策。”
“劉備是役北伐,之所以有所得。實因唐諮、馬超二賊兵變,如無二者為亂,隴右、徐淮皆在陛下之手。以今天下之勢,臣以為當宜先文後武。商於可下,當可先下,東守而西攻,遏霍峻經略江淮之意。”
見左右不同意大規模南征,曹丕多有些不滿。但他也深知司馬懿、賈詡二人所言不無道理,今下無用兵良機,不如先解決劉封這個禍害,進而候機南征。
“暫且如此,令上大將軍曹真、徵南大將軍夏侯尚各派兵馬夾取商於之地。加命將軍張合率兵萬人,從弘農出發,夾道而進,三軍合取上洛,令三軍當速戰速決!”
曹丕吩咐左右,說道:“命人招撫馬超,令其不得犯疆,如有違令,朕必發兵馬擊之。”
“諾!”
敲定攻伐上洛之兵事,曹丕問道:“先帝定鼎中原時,精兵有二三十萬之眾。今與賊屢戰河南,兵力多有凋零。今國兵雖眾,但能用者不多。且河南諸州屢遭霍峻所敗,守有餘而戰不足,此二政應當何以解之?”
“稟陛下,當令諸州刺史、郡太守按期操練兵戈,謁者巡州郡以檢兵事。”
孫權說道:“河南諸州屢多遭兵事,民籍雖是不豐,然屯民者不少。先帝詔屯民,出糧可不從軍,今可征討屯民從軍,或是令其服順徭役。”
在竭澤而漁上,孫權的能力格外出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