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0章 二虎競食,季漢大司馬,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策,逼關西諸將叛,進伐關中,平涼隴,觀巴蜀。然劉備在南,孤心難安。”
“不然!”
賈詡解釋說道:“關西諸將,數有十餘人,大者不過馬超、韓遂二人,合兵數萬;餘者兵馬或數千,不足為慮。今之憂者,唯馬、韓二人。若將漢中許與馬超,馬超豈能不悅?”
“馬超者,信威西土,威武並昭,能得羌氐人心。馬超入蜀,從者必眾,何愁關西諸將不願入之。時馬超南征,關中兵寡,丞相後驅擊之,有何難矣!”
馬超的名聲之廣,出場之早,超乎眾人想象。不言馬超隨馬騰的征戰過程,僅觀官渡之戰,曹操平幷州之戰。
官渡之戰,曹操得賴馬超統眾萬餘人支援,擊潰高幹與南匈奴數萬聯軍,時馬超年僅二十六歲;徵平幷州戰事,張白騎、衛固叛,馬超與馬騰平息叛亂。
歷史上赤壁之戰前後,周瑜亦向孫權獻策,可以與西北馬超聯合,同取中原。可見那時馬超名聲之廣,能力之出眾,連周瑜都認可。
“馬超之勇,孤有耳聞。然漢中人口殷實,馬超取之,恐其坐大,難以制之。”曹操憂慮地說道。
賈詡輕笑幾聲,說道:“馬超勇而無仁,羌氐仰慕,漢人畏之。時舍關隴而入蜀,無水之源,安能久矣!”
“且馬超入蜀,韓遂又豈能不入。馬、韓間隙多年,雖得丞相調和,但安能盡釋心恨。且蜀道艱難,豈能輕取。若馬、韓同得漢中,貪利之人,必有糾紛。”
“丞相用兵過人,時趨兵於後,馬超有何可畏?”
這般言語,讓曹操盡去心中的煩惱。
大笑幾聲,曹操說道:“既然如此,孤上表天子,言劉璋心懷不軌,出行如天子,廢其益州牧之位,封韓遂為益州刺史,拜馬超為漢中太守。以張既為使,出使關中,勸馬超、韓遂二人南征漢中。”
頓了頓,曹操笑道:“孤聞劉備遷治所於江南鄂縣,欲親守邊關。孤將於明歲南征吳楚,飲馬江水,重揚軍威,以挫劉備名望。”
聞言,賈詡拱手拜服,稱頌說道:“丞相英明,如此行事,馬超、韓遂必起兵也!”
既然採取賈詡的計策,做戲就做真點。調馬、韓南征漢中,總不能曹操大軍不動,在那窺視關西,自然要有所動作。不如趁著劉備上位不穩,南征吳楚。
至於如何進軍,目標當直指劉備治府武漢!
曹操能採納賈詡的計策,除了讓張既出使馬超,勸其南征。時亦有手段,勸韓遂南征漢中。
與賈詡暢聊後,曹操召韓遂使臣閻行入府。
吸取了張松的教訓,曹操待閻行甚厚,表其為犍為太守,賜大量錢財,又遣親信說之。斟酌之下,閻行暗投曹操,願為曹操效力。
至於韓遂為何遣閻行出使曹操,乃是其想探聽下金口戰敗後,曹操的底細情況。
閻行,典型的西北人,身體高大,臂膀壯碩。然閻行亦非單純的西北武人,見識有度,能審時度勢。
“行拜見丞相。”閻行行大禮,拜見曹操。
“彥明無需多禮!”曹操抬手笑道:“近日於鄴城樂否?”
閻行面露感激之色,說道:“丞相待行恩厚,行難報之。卻恨將要西歸,無法於左右服侍丞相。”
曹操捋著鬍鬚,笑道:“卿父官爵,孤已下達。卿可西歸後,可送卿父入朝為官,免受西北兵戈之勞。”
為了表達自己為曹操效力之心,閻行主動請將自己的老父送到鄴城。
閻行再次拜服,說道:“丞相之恩,行不敢忘。當勸韓公入鄴城,為丞相效力。”
曹操擺了擺手,說道:“孤與文約相熟,知其品性。當又會觀望幾年,怎肯輕易入鄴。”
韓遂這隻老狐狸在金口之戰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