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5章 道不同,不相為謀,季漢大司馬,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荀彧嘆了口氣,感慨說道:“歲月漸過,人將老矣!”
曹操悲嘆了一句,說道:“按君所言,待操百年之後,子桓、子建不日將亡,操子孫亦難活於世間也!”
荀彧露出驚訝之色,說道:“丞相何出此言?”
曹操直言不諱,說道:“操年歲已長,難見天下歸一。如按文若言語,操尊奉天子。然待操病逝,子嗣必受刀斧加身,便是長倩亦難倖免。”
“操征戰天下至今,所殺之人不計其數,又不知多少人記恨於我。若不進國公位,待操病逝之後,兵權歸於天子,天子便是殺我子嗣首人。”
不知曹操何時生出自立之心,但有一點著實不假。如果曹操不朝著代漢自立的方向去走,未來死的肯定是他自己與他的子嗣。
像曹操這種挾天子的權臣之路,一旦走上去,便無法回頭。如果他回頭,不僅是他的手下會拋棄他,甚至他的手下會是向他揮刀的首人。
見曹操袒露胸襟直言,荀彧或早已料到,說道:“丞相若亡,子桓可繼丞相之位,丞相子嗣豈會有兵戈加身。”
曹操見荀彧如此天真,冷笑說道:“那往後呢?”
荀彧直視曹操的眼睛,說道:“那丞相之後呢?”
“進魏公!”
“進魏王!”
“進魏帝!”
荀彧坐在榻上,冷靜說道:“丞相走上進位國公的道路,那才是徹底的無法回頭。”
曹操見荀彧態度如此堅決,猛地站了起來,憤然說道:“荀彧,別以為孤不知你的想法?”
甩著袖子,曹操手指荀彧,沉聲說道:“昔董卓亂政之時,天子蒙塵,伱棄官而走。反而是公達心懷國事,與伍瓊、何顒等人密謀董卓。”
“你敢說你荀彧真心為天子嗎?”
荀彧見曹操血淋淋地解剖他的行為,臉色漲紅,卻是動怒不語。
“荀彧,你所欲求的漢室天下,不過是天子為虛君,士族執政朝政,共治天下。”
曹操盯著荀彧,連連搖頭,說道:“天子不獨治天下,而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何其荒唐?”
荀彧從榻上起身,冷冷說道:“曹公,獨夫治世,自漢祖以來,無非是奸臣當道,外戚執政,天下混亂。漢家之天下,非劉氏一人之天下,不與士大夫治天下,莫非與閹黨、庶民齊治天下?”
“道不同不相為謀,我不與曹公多言。漢不可亡,公不可進魏公,此便乃我荀文若態度!”
東漢後期以來,荀彧見過了太多的亂政,權臣、武夫、閹黨、外戚輪流登場執政,他思求‘政由寧氏,祭則寡人’的政治理念。
或許荀彧的思想,在外人看來擰巴。但實際上與荀彧思想相近的人也不是沒有,如東晉的王導便是如此,
八王之亂,王導南下,積極聯絡江南士族,讓他們支援琅琊王司馬睿登基。在晉元帝司馬睿與王敦爆發利益衝突後,王導選擇幫助王敦擊敗司馬睿。
然當司馬睿戰敗後,王敦打算廢掉晉元帝時,王導又表示堅決反對,始終如一的維護了司馬氏的皇族地位。
皇帝與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保皇帝,為家族,或許是荀彧、王導這類人的寫照。
望著怒而出帳的荀彧,曹操看了眼案几上的空盒,長嘆了聲。
“文若休怪孤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