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1章 虓虎野心,季漢大司馬,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曹公封超為漢中太守,豈能無所圖乎?”
“不敢欺瞞將軍,劉璋與劉備同盟,二劉兵勢洶洶。今劉備據有吳楚,兵馬雄壯,曹公不敢脫身。然劉璋、張魯不得不討,故委將軍討之。”
張既侃侃而談,說道:“且將軍之父弟皆在鄴城,以將軍仁孝之心,必不為叛曹公。況曹公能容徐州臧霸、孫觀、吳敦等眾,安不能容將軍爾!”
“若將軍取漢中,助曹公平隴右,將封將軍為益州刺史。時曹公南征吳楚,臧徐州委以東事,將軍則委西事。待天下承平,同享富貴不易美哉!”
“平隴右?”
馬超嘴角冷笑幾聲,說道:“討漢中並非不可,然秦嶺綿延數百里,崇山峻嶺,山道崎嶇。時關中貧瘠,群雄林立,百姓稀少,難以動兵。若曹公供濟錢糧,超願率群雄兵馬南征漢中。”
漢中,亂世中少有的太平之地,關中多次叛亂,導致百姓南逃巴蜀,故而人口殷實,有數十萬之眾。
馬超駐兵三輔槐裡,與漢中隔著秦嶺,豈能不知漢中的富庶肥沃,故而他與關中群雄早就垂涎漢中的富庶。
然而想歸想,但是他與關中軍閥走不了蜀道啊!
數百里的秦嶺蜀道之險,行走之難,物資供給之艱,你問誰最有經驗,當是諸葛亮最有感悟了。
諸葛亮從漢中北伐五次,若將二伐、三伐合一,實際上諸葛亮僅北伐了四次。然這四次中,除了一次用人的不當,三伐糧草不濟。四伐五丈原,還是諸葛亮歷經多年準備,才再次發兵。
以益州之力出兵,尚且都會有糧草不濟的情況出現,更不用說凋敝的關中,根本撐不起南征漢中。
即便不說諸葛亮,曹操與劉備爭漢中時,也出現了缺糧的情況。秦嶺之難,蜀道之險要,對大軍影響之大,絕不容小覷。
“南征漢中糧草,將軍可自出部分,河東、洛邑可供些許。”張既應道。
“善!”
馬超大手一揮,笑道:“待我取下漢中,且將糧草還與曹公。”
待張既走後,龐柔捋著鬍鬚,皺眉說道:“將軍,曹公先賜官爵,後予糧草,如此大方,怕有他圖,我等不可不備!”
馬超坐到榻上,冷笑說道:“曹操之心,我已知也!”
繼而,馬超解釋說道:“曹操欲圖關中,又畏關中兵馬,且劉備在南,窺視中原,不敢輕動。故行二虎競食之策,讓我等趨兵進取漢中,張魯有秦嶺之險,我有將卒驍勇,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待我等兩敗俱傷之時,曹操斷我軍兵糧,率兵趨於後,關中、漢中輕易可下也!”
龐柔驚訝說道:“將軍既識此策,何不拒之?反從曹公之意,趨兵南征漢中。”
馬超撫劍而起,大笑說道:“我馬孟起之能,豈是秦嶺之險可阻!”
說著,馬超於堂中踱步,沉聲道:“天下紛亂,劉備一年之間,席捲吳楚,坐擁二州十數郡,甲兵十餘萬,稱雄於南方。”
“漢中,天府之地,人口數十萬,兵馬數萬。張魯妖道,蠱惑人心,寡有兵略,蜀人軟弱。我帳下軍士如虎狼,但關中凋敝,人口稀少,難以養兵。”
“我若能借曹操之糧,舉虎狼之士南下,掩殺入漢中,據漢中錢糧,握漢中兵馬,關西之地,誰可阻我?”
馬超言語間,帶著難以掩飾的壯志。
他才三十四歲,風華正盛之齡,特別又看了老男人劉備的奮鬥史,這讓他怎麼甘心屈服守著槐裡一畝三分地過一輩子!
經過董卓、郭李折騰後的關中太窮了,且又軍閥林立,互相爭奪生存資源。他雖有虓虎之勇,但在關中根本施展不了拳腳。
一旦他試圖進攻其他軍閥,強壯自身,其餘軍閥便會合兵,形成獨特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