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8章 公安公嘆,季漢大司馬,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備、魯肅沿著漢水驅馬而行,得見南遷的民夷已被霍峻安置在漢水河畔,在士吏君長的帶領下,井井有序地勞作,或為公安城池搬運木材,或是運輸石料。霍峻用以工代賑方式,幫助缺少口糧的百姓渡過缺糧之困。
劉備透過詢問得知南遷的百姓,霍峻已讓士吏籌備田畝,讓南下的民夷領地自耕,不禁感慨說道:“世人皆謂仲邈善用兵,備卻以為仲邈下馬亦能安民。文武雙全,上馬治軍,下馬安民,仲邈之能遠勝凡人。”
劉備認識霍峻越久,便愈發讚歎霍峻的才能。初識霍峻,獻上博望對,提出南北分治之策;兵入江東,霍峻的軍事能力綻放出來,背水破敵,千里取京口,火燒笠澤,硬生生搭建起水師;時戰金口,那把沖天大火,燒得曹操倉皇而逃。
用兵如此強的人,居然在治民上表現亦是出眾。自古以來能打仗的將領不少,但能出將入相的將領實屬稀缺,能比霍峻之將更少。這樣的手下,即便是劉備都心有擔憂,更不說根基薄弱,缺乏名望的劉琦了。
魯肅挽著韁繩,感嘆說道:“肅曾聞仲邈於鄱陽行稻麥輪作之法,春種稻谷,秋種宿麥;春收麥禾,秋收稻米。百姓輪作田畝,不廢農時,增產頗多。巧思妙法,勤勉農事,又善治軍用兵,蓋世出之英傑,肅心甚服。”
霍峻前年施行的稻麥輪種的政策,到今時已有成果。除了正常的水稻畝收,小麥的畝收已讓百姓得到實惠。
往昔之時,他們僅在春天種植水稻,然後在夏秋收穫,除此之外百姓只能撲食魚蝦,種植其餘蔬菜。
但施行稻麥輪種後,百姓在秋冬可以種植宿麥,春季收穫冬麥,實打實地增加百姓的收入。民富之下,郡縣稅收可以增加,且百姓也願意生孩子。人口增加,兵丁愈增。
霍峻施行稻麥輪種的影響,正在形成正反饋,作為戰略大師的魯肅又豈能看不到這點。
劉備微微頷首,對魯肅的話甚是認可。他心中漸漸醞釀著某種想法,但還在考慮當中。
“咦!”
魯肅得見熟悉的身影在漢水畔,問道:“主公,那可是仲邈義子鄧範否?”
劉備用手遮眼,說道:“應是霍家小童,卻不知他在幹嘛!”
“走,且問問仲邈何在!”
“諾!”
此時的鄧範坐在漢水畔,持筆在巾帛上勾勒線條,時而抬頭眺望公安城周圍的山川地形,陷入沉思當中,繼而又在巾帛上小心標記。
“嘚”
馬蹄聲響,鄧範亦是沉迷於自己的精神世界中。
“小子,霍君安在?”
“嗯?”
鄧範反應過來,扭頭看去,卻是劉備、魯肅,急忙拱手說道:“小子,見過劉使君,魯先生。”
鄧範的自幼口吃,然得入霍峻家中。被霍峻請醫師治好,鄧範又自我注意。幾年下來,今時說話與常人無差。
說著,鄧範遙指公安城,說道:“啟稟使君,義父在巡視新城營造。”
“好!”
這時大風吹過,巾帛從鄧範手中脫離,飄到劉備腳下。劉備亦不嫌棄,彎腰順手拾起巾帛。瞥見巾帛上的圖形,像極了當下公安城周邊的山水輿圖。
劉備好奇地攤開輿圖,笑道:“此圖可是你做?”
“正~是小子所~做!”
見劉備瀏覽他的輿圖,鄧範不由結巴起來,頗是緊張。
“子敬且看!”
劉備打量了幾眼,心中已將輕視隱去,認真瀏覽鄧範所繪的輿圖。同時也分享給魯肅,讓他也過來瞧瞧。
“咦!”
魯肅驚訝了聲,說道:“主公,此圖盡將城郭山川繪於其間,又標明可結營之所,皆符合兵家之學,而非隨意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