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0章 曹劉蕩寇,季漢大司馬,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部。
當看見巉巖上的雷遠兩三百號人,張遼下意識地翻滾躲到大木後。隨著破空聲的響起,幾支箭矢徑直射在他剛剛所呆的位置。
“啊!”
張遼身手靈敏躲過箭矢的攢射,但他的手下則沒那麼幸運,除了持盾遮擋的軍士,缺乏掩體的軍士中箭受傷不少,在山坡上翻滾哀嚎。亦或是被射死撲倒在地上,整個身軀猶如滾木順勢滾了下去,身後的軍士不少有被絆倒,撞到樹杆上方才停下。
“將軍!”
在弓弩更替箭矢間,幾名持大盾的軍士護住張遼。
張遼望著已是漸漸漆黑的天空,冷聲說道:“且放過他們,撤軍!”
“諾!”
“撤!”
登山而上的曹軍軍士隨即撤步,弓弩盾手居後,槍矛撤走,各隊互相掩護。而那張遼所率的先鋒,則是在盾牆的掩護下,徐徐而走。
“放滾石!”
見張遼撤走,雷遠示意手下釋放滾石。兄長及部曲大量死在張遼手中,雷遠怎甘心讓張遼輕易而退。
但滾石在天柱山間怕是難以發揮出令人驚駭的作用,天柱山雖是險要,但由於常年寡有人居住早已是樹木茂盛,即便是上山的小道周圍也有大量的樹木。
轟轟作響的滾石在樹木間互相碰撞,衝擊而下的滾石殺傷力減弱,除了幾十名倒黴鬼被砸傷砸死,大量的曹軍士卒在樹木間而行,躲過了滾石的衝撞。
張遼冷冷看了眼雷遠,自率軍士親自殿後,讓手下各部有序撤軍。
時後軍已在天柱山下紮營,張遼、牛蓋各迎兵馬回營。
大帳中,張遼脫下甲冑,說道:“雷緒、陳蘭率部曲族人數萬逃入天柱山中,此山之形勢比灊山更為險峻,道路寡有,山林密佈,其部曲精銳據守險要,不知牛將軍可有計策對之?”
牛蓋遲疑幾許,說道:“將軍,我軍從灊縣追至天柱山,將軍多有得勝敵寇。今已經是深入兩三百里,儁乂將軍率老弱遷民於後,將軍與蓋率精銳於前,突進灊山,斬殺雷修。”
“天柱山,地勢險峻,蓋有賊寇大部,我軍兵寡,怕是不克也!且丞相於掃蕩江淮諸寇,安撫合肥、六安等城,陳策被斬,梅成潛逃,雷、陳二寇率部曲南遷。今令已成,劉備援軍已在路上,故而不如撤軍。”
張遼略為不悅,說道:“丞相命你我,率軍出討陳蘭,今時陳蘭逃亡,何談功成?”
說著,張遼手扶在劍柄上,沉聲說道:“雷、陳二寇攜民而走,行途緩慢。若能破其軍,必能得其民。天柱山者,山道險狹,非勇者不得前。”
“江淮群匪,雖有鬥志,但甲冑簡陋,弓弩不齊。明日進兵討之,當斬敵賊寇而還。若不速討,則劉備援軍至也!”
張遼的判斷無疑是正確的,曹軍作為正規軍,且帳下又多是精銳。江淮群匪,多是地方百姓。即便是部曲精銳,手上的甲冑、弓弩也無法與曹軍精銳相比。
弓弩者,軍之利器。或許是幾百副弓弩是豪強的家底,但與張遼軍中所攜弓弩相比,差距甚大。張遼帳下軍士攜千餘強弩,又皆是善射之人,可非豪強部曲可比。
牛蓋見張遼戰意已決,遂起身說道:“願隨將軍出戰。”
“好!”
次日天明,豔陽高照,早霞燦爛。
相較昨日黃昏追殺時的裝備,今日曹軍士卒的武器配備齊全,準備的甚是充分。張遼與帳下軍士皆攜刀斧,腰捆繩索,各負輕重甲冑,手持弓弩,登山而行。
張遼與左右當前軍士之人,皆是善射術的弓弩手,能在運動間,輕易射中活動靶。吸取昨日的教訓,盾手與弓弩手齊行,且派出大量軍士探查。
登山而行,隱於林間,遇敵寇,則用重弩、強弓射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