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章 一萬,季漢大司馬,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縣聚攏諸部兵馬,與張公籌備軍需糧草。”
當孫權收到荊州兵入寇的訊息,讓周瑜在吳縣聚集諸部兵馬,籌備大軍的糧草。而他即刻從吳縣移師到京口,召集春谷長黃蓋、蕪湖長周泰、歷陽長蔣欽等將,合兵五千人左右,加上圍攻麻屯的五千多人,合計萬餘人。
如今他在京口等著周瑜督各部兵馬而來,觀望豫章戰況,暫時沒有進軍的打算。
又議了半晌軍事,揹負令旗的斥候手舉簡牘文書,急步入庭,喊道:“君上,豫章緊急戰報!”
張紘拿過豫章的加急文書,仔細地檢查了下結繩上的封泥印章,然後才扯開封泥,攤開竹簡閱讀起來。
一看,張紘猛地抬頭,震驚說道:“主公,據豫章來報,太史都尉兵敗身亡,劉備、劉琦已據豫章北部諸縣。”
孫權從榻上起身,失聲說道:“孫豫章呢?”
聞言,張紘遲疑少許,說道:“孫豫章與太史都尉合軍,中劉備離間之策,懼太史都尉與劉備勾結,遂引兵後撤,獨留太史都尉。太史都尉走脫不得,與荊州軍大戰而敗,兵敗而亡,子亨率部曲千人歸降劉備。”
“孫豫章撤軍?”
孫權氣極而笑,他也是服了,這群親戚在關鍵節點上掉鏈子,還不如太史慈這樣的外人靠譜。
他大哥當初把太史慈放在豫章北部,實際上就是窺視荊南四郡。若不是他大哥遇刺身死,說實話當初必定介入長沙之叛中,謀取荊州,那太史慈當為先鋒大將。
自己上位後,繼續讓太史慈出任建昌都尉,則是為了防備荊州來襲,特別是鎮守江夏的黃祖。畢竟海昏到柴桑不過二日,乘船一日便可到。只不過沒想到荊州兵馬行進如風,撕破豫章防線,擋住太史慈,攻陷柴桑。
然而這倒是不可怕,畢竟豫章戰線上還有驍勇善戰的太史慈,自家老將孫賁,他們二人合軍兩萬餘眾,阻擋荊州軍綽綽有餘。等到自己率大軍沿著大江,插入到荊州軍的身後,其必兵敗。
可是孫權怎麼也沒想到沙場宿將孫賁留下太史慈跑了,讓太史慈單獨應戰。孫賁如此行為,豈不是把孫氏放在火上烤。
孫權在庭內踱步,平復心情,問道:“子義兵敗而死,其留在吳縣妻子當以榮養。東部以孤名義,為子義上疏朝廷,表封為亭侯。”
“諾!”
頓了頓,孫權停下腳步,問道:“東部,今如何待孫豫章、孫廬陵兄弟二人?”
張紘捋著鬍鬚,說道:“主公,太史慈兵敗身亡,豫章戰事唯倚重其兄弟二人。若下書責貶,恐傷二人之心。今不如寫信與孫豫章,好言安撫,又下令除建昌都尉,其六縣歸由豫章郡管轄,以收孫豫章之心。”
孫權無奈地揮了揮袖子,說道:“當下只得如此,也別無他法。”
孫權念及前方戰事,說道:“今豫章戰事危急,公瑾尚在吳縣集結軍士。孤當率諸將西進,攻破彭澤。與程公、韓公平定彭蠡澤以西諸地,夾擊荊州兵馬。東部以為如何?”
張紘沉吟少許,說道:“劉備梟雄也,離間二將,圍攻子義,使其兵敗而亡。今豫章事態緊急,若不發兵救之,恐孫豫章、孫廬陵兄弟非其對手。”
頓了頓,張紘說道:“主公督諸將攻彭澤,遣程公、韓公為偏軍攻鄱陽。待公瑾督諸部至,可破荊州兵馬。”
“好!”
孫權也不含糊,沉聲說道:“傳令各營,以周泰為前鋒,進討彭澤。”
“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