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3章 智者所見略同,季漢大司馬,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楊修之事,令孤痛心疾首。孤多器重楊修,卻不料其構陷子桓,險讓父子生隙。今深思多時,孤年歲已長,嗣子之位不可不憂,故欲向二君諮詢意見!”
“二子曹丕,通政曉文,尊賢禮下。然其軍略不達,不善統軍作戰;三子曹植,有才而愛,天資聰慧。然其性情坦率,無長者之風。至於四子曹彰,其善武弱文,則不必多提。”
“三子皆有出眾之處,然亦有不足之處,不知二君有何見解?”
為了讓二人放心,曹操說道:“二位但說無妨,今殿內唯你我君臣三人,無外人能知今日之語!”
崔琰毫不猶豫,拱手說道:“琰聞春秋之義,凡春秋以來,皆以子以長。凡廢長立幼者,朝堂多有生變。加二公子仁孝禮賢,無不妥之處。琰以為二公子宜承正統,繼太子之位。琰願以死守之。”
曹操略有驚訝,問道:“子建為崔氏婿,卿怎不偏愛子建,而為子桓言語?”
崔琰神色不變,如實說道:“今大王問臣太子人選,琰自以公事答之。若言私事,琰自偏愛子建公子。”
曹操頗是感慨,說道:“卿大公無私,高風亮節,讓孤實屬欽佩!”
人都有自己的三觀與偏好,自得司馬懿的建議後,曹丕以請教為由,多次拜會崔琰,諮詢自己不足之處,望求改進自身。且曹丕也是言聽計從,對崔琰的建議,多有接納。
如崔琰勸曹丕減少狩獵,不要驕奢淫逸。曹丕納之,燒掉獵具,不著錦衣,多以織文、絹匹製作成衣,顯示自己聽取納建議的決心。
與曹丕相較,曹植則是不然。崔琰出於兄女婿的身份,向曹植勸諫,希望他戒酒,不要率性妄為。然曹植怎會接納崔琰的建議,自然是我行我素。
如此對比下來,崔琰自然是偏向曹丕。
當然曹丕能爭取到崔琰的支援,又與崔琰的性格關係緊密。崔琰為人清忠高亮,常以國事為先。故而在私情與公事上,選擇了公事,支援曹丕出任太子。
瞭解完崔琰的意思,曹操將目光投向賈詡,見其捋須沉思,一言不發,問道:“孤以大事諮諏,崔卿答之,卿卻不答,不知此為何意?”
賈詡撫須而笑,說道:“方才詡有所思,思而欲笑,故未能有所作答。”
曹操微微挑眉,問道:“卿所思何事?”
賈詡拱手行禮,說道:“啟稟大王,詡思袁本初與劉景升,立幼子為嗣,致使兄弟二人互相攻伐,被大王趁機所破。”
曹操嘴角不禁上揚,笑道:“卿真乃策謀深長之士也!”
賈詡雖無明說,但也間接點出曹操當下的形勢。
南北對立,如朝政不穩,立曹植為太子,像袁紹、劉表那般,引起兄弟相爭,中原將會非常危險。畢竟曹操當時能借機取勝,反過來也容易被南漢利用。
“孤已知也!”
望著寂靜的殿堂,曹操心中已是有譜。
——
過了數日,曹丕府上。
曹丕與孫權、司馬懿二人對飲,神情歡喜間,卻又有幾分擔憂。
喝了口酒,曹丕擔心說道:“仲謀,今楊修被扣押,子建被幽禁於府。崔尚書、賈大夫等上卿言語也偏向與我,父王怎毫無動作?”
孫權神情輕鬆,為曹丕斟酒,說道:“請公子靜心沉氣,今大勢已在公子,又何需著急擔心。公子莫忘即便登上太子之位,頭上尚有大王。古來太子被廢之事,從來不少,故公子當效往常般行事。”
見孫權氣定神閒,那般勸諫,曹丕不由冷靜下來。
他的父王仍在,今即便得到太子之位,但若惹曹操不悅,他的太子之位也將得而復失,一刻都不能放鬆。
曹丕握著孫權、司馬懿的手,誠懇說道:“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