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5章 撫民徵夷,季漢大司馬,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熟,其推廣速度常是按年計算,而非按月計算。

如今年諸葛亮制定十萬戶的種植目標,然到了明年追求戶數已是用處不大。在諸葛亮的計劃中,明年的宿麥耕作計劃,多半會落實到田畝數上,循序漸進,方是正道。

冉省慶幸明年的任務減輕,多嘴問道:“敢問縣君,可是不知何人下鄉亭教民?”

張翼笑了笑,說道:“去歲大王下令,命徐州別駕司馬芝出任勸農使者。今歲春時,司馬君聚各郡縣吏百人,于田間教授種麥之法。明歲春季之後,吏員下鄉親授種麥之法。”

司馬芝出任勸農使者,手上無兵無權,僅憑一人何以勸農?

司馬芝為了儘快讓種植冬小麥的技術鋪開,在諸葛亮的幫助下,讓地方郡縣出吏員赴武漢學習深造,由司馬芝親自教授。

吏員在學成之後,將會回郡縣傳授種植冬小麥的技藝,如此多人的推廣,遠比司馬芝一人勸農快多了。

聞言,冉省既驚喜又敬佩,說道:“大王果是英明,今歲百姓無耕作經驗,勸農耕作亦是無用。明歲百姓略有小得,讓吏員下鄉授技。後年宿麥畝產當能多增也!”

“冉君今歲多有辛苦,明歲或可輕鬆些許!”張翼說道:“待正旦上報,功表之中必有君之姓名。”

“多謝縣君提攜!”

冉省露出笑容,感激說道:“今時辰不早,省於亭舍備有飯菜,縣君可至亭舍歇腳。”

“不用了!”

張翼指著田畝中的百姓,說道:“今某至零水亭,一是巡察宿麥推廣之事,二是有政令與君。”

聽是政令,冉省躬腰候命,說道:“請縣君吩咐!”

張翼從懷中取出公文,說道:“蔣府君下令,命武陵郡下各縣出兵民服役。我零陽縣當出兵民四百人,某觀零陽諸縣,唯冉君多有從徵作戰之經。此四百人暫由冉君率領,五日後前往復命。”

在亂世之中,兵民合一,冉省既是亭長,然在上級徵調的時候,他也是軍官,需要出兵作戰。然非軍戶計程車卒,或是中軍計程車卒,戰鬥力不強,難以擔負重要的作戰任務。

“諾!”冉省應道。

張翼、冉省服從郡令,率兵民趕至郡治臨沅,僅是荊、揚二州各縣的縮影。

今諸葛亮率中軍萬人抵達臨沅,徵調荊州郡縣武裝二萬人,合計三萬人,決議先圍剿五溪蠻。

至於山越那邊,黃權率神策營五千軍士圍剿,丹陽太守鄧方率郡兵配合黃權。諸葛亮欲等解決完五溪蠻,然後再去江左解決山越。

臨沅,南漢大軍營寨。

大營內,諸葛亮在與眾人商討平定五溪蠻戰略。

諸葛亮指著輿圖,說道:“諸君,五溪蠻多在武陵郡,位於沅水之上游,于山嶺間盤踞。部民分居於雄、蠻、酉、無、辰等五溪間,又多在澧中、漊中、充中等地耕作,兼畜牧、狩獵。”

頓了頓,諸葛亮說道:“其間山水險峻,山深水疾,舟船不得上。往昔之時,後漢之兵徵五溪蠻,其眾狡詐,欺敵糧少,不曉道徑,遂屯聚守險,以破後漢之兵。”

“今欲降服五溪蠻,當迅速出兵,不可與敵久持,以免敵寇遏險而守,逼我軍而退。不知諸位可有計策?”

五溪蠻因生活在五溪周圍,故而名為五溪蠻。然因生活在武陵,又可稱為武陵蠻。

五溪蠻曾多次叛亂與東漢展開徵戰,然爆發戰爭的原因,多是東漢王朝試圖增其租賦,興發徭役,其中馬援便是因征討五溪蠻而死。

此前劉備治荊州,為了不與五溪蠻發生衝突,不收五溪蠻賦稅,故而雙方無糾紛可生。如今劉備已深治荊州,自然不允許五溪蠻存在,而是要將其降服,從而增強自己的實力。

黃忠捋著鬍鬚,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腳踏破星空

獨孤柳

東京少年不相信愛情

小雨任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