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6章 諸葛掛帥,季漢大司馬,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流湍急處,修建水坊石磨,以用於研磨宿麥。料此動作,大王應有長久收麥之念。”
興建儲存倉庫、水坊石磨本不該讓普通的亭長知道,但是為了增強基層吏員與百姓的信心,故而太守蔣琬將系統工程告訴治下縣長,也讓他們傳達下去,增加政府的公信力。
“石磨為何物?”蔣杞好奇問道:“宿麥為何需要石磨研磨?且何物能以水為力,驅使研磨宿麥。”
冉省搖了搖頭,說道:“石磨之物,某隻聽過,卻不曾見過實物。聽縣官言,宿麥有了石磨能製成麵餅,北人常以此為食。”
拍了拍手,冉省說道:“不管石磨是為何物?諸老回去告訴鄉人,可用宿麥抵田租。至於如何耕作宿麥,縣官則會派人教授。”
“諾!”
里正們紛紛起身,出官舍的路上,眾人私下交談。
“興老頭,你家準備種宿麥不?”蔣杞壓著嗓子,問道。
冉興抓著鬍鬚,說道:“宿麥今時可種,然我無麥種,要種也只能等上一年,明年整田種宿麥,後年用來繳納田租。”
說著,冉興打量蔣杞,見其神色歡喜,問道:“你有麥種?”
蔣杞嘿嘿一笑,說道:“馬縣官在時勸耕宿麥,某怕縣官核查,於薄田種了一畝,平時雖少有打理,但也產了些麥子。今繳納賦稅,怕是不夠,但留作麥種耕作,應是足矣!”
冉興笑了笑,說道:“虧你機靈,難怪伱詢問石磨之事。今能勻留我多少麥種?”
向官舍擠眉弄眼下,蔣杞笑道:“昨日冉亭長已找我拿了些麥種,手上怕是麥種不夠。若是要勻你麥種,可勻一升三合。如此數目,至少可夠你種上兩三畝地了。”
政策的傳播總是從上至下,第一批享受政策福利之人,大多非是平頭百姓,而是劉備帳下的官吏。他們得知政令,通知家人,提前籌備麥種,用於今歲耕作,明歲豐後上繳官府。
當百姓想要得到麥種,大多要等到明年秋冬,才能在田間種植宿麥。
當然這也是諸葛亮、霍峻等南漢高層樂於見到的現象,這些在地方任職的官吏,往往多是地方上有威望有權勢之人。
他們帶頭種植宿麥,不消多時,地方百姓多會跟風種植宿麥,且也有利於傳播宿麥種植技術。
冉興沉吟少許,說道:“今天色尚早,某家中藏有小壇米酒,且讓小兒打幾斤狗肉,你我痛飲一番。”
在肉食種類不發達的農業社會,狗因容易飼養,產子多,口感鮮美等原因,成為農業社會不可或缺的肉食來源。故而食用狗肉上到天子,下至百姓多有食用。
聞飲酒水及食狗肉,蔣杞不由口齒生津,笑道:“大王禁酒以來,我半載不飲酒水。今有美酒與狗肉,我豈能不往乎!”
“走!”
且不言基層官吏,如何利用先知優勢,提前種植宿麥。但對於南漢高層而言,總歸是推廣出去,隨著時間的推移,種植宿麥的習慣當會遍佈南方。
王府內,劉備與霍峻、糜竺、趙雲、黃權幾人聊著軍政,臉上笑容洋溢,可見其的心情不錯。
劉備翻閱著禁軍文書,說道:“南北禁軍,四萬軍士,三監三曹,皆已成建,當是有勞諸卿了。”
說著,劉備目光看向霍峻,說道:“順利抽調地方諸將精銳,組建南軍,仲邈多有功績啊!”
改建禁軍之中,北軍並不麻煩,以之前的中軍為基礎,由趙雲、陳到二將挑選精銳,選出兩萬人編入北軍。
唯有南軍麻煩些,其兵源要從各州郡的將領那抽調。由於劉備繼位的過程較為和平,南方諸將的獨立性更高些。
面對劉備抽調精銳兵源的政令,多是不想服從。為了起到帶頭效果,霍峻、關羽、張飛、甘寧等高階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