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章 白狼聞嘉亡,季漢大司馬,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建安十二年,八月。

《英雄記》:“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也……遼從曹操徵袁尚於柳城,於白狼山遇烏桓,時漢寡胡眾,被甲者少,從騎皆懼,操心亦畏之。遼望虜陣不整,力主言戰,操壯之,授麾與遼。遼縱馬擊之,烏桓大崩,斬單于蹋頓。”

曹操採納郭嘉兵貴神速的計策,佯裝回擊霍峻,於是從旁海道撤軍,暗中精選精銳,以田疇為嚮導,從荒廢的盧龍道奔赴遼西。

然而盧龍道的難行出乎曹操的意料,兩百年缺乏維護的盧龍道早已荒廢,少股部隊通行尚可,但大軍幾乎是寸步難行。五六百里的山路,曹操命軍士塹山堙谷,開闢道路而行。

其中兩百里的道路,缺乏淡水,大軍需要靠殺戰馬才能維持生計。如此難行的道路,早已失去了突襲戰的基本條件即兵貴神速。當曹操大軍走到一半時,遼西烏桓單于蹋頓早已發現,急忙集結遼東、右北平二部的烏桓。

三部烏桓約定在白狼山會合,而那時曹軍也恰好抵達了白狼山。因而從戰爭過程上看,白狼山之戰已非郭嘉、曹操之前所設想的突襲戰,而是由於盧龍道的難行,兩軍恰逢在白狼山遭遇,從突襲戰變成了遭遇戰。

雙方皆是無備之下的遭遇戰,即是狹路相逢勇者勝。

張遼從小生活在邊塞的漢人,甚是熟知胡人的作戰風格,在觀望烏桓鬆散的軍陣,力主作戰。曹操亦是知曉兵略之人,於是將麾授予張遼,讓其指揮大軍。大破烏桓,降服漢胡人口二十餘萬。

柳城大帳內,曹操與手下親信數人分坐,商討軍事。

曹仁坐在席上,憂慮說道:“司空,我等擊敗三部烏桓,斬殺遼西蹋頓,降服部眾二十餘萬人。然餘孽仍在,如袁氏兄弟二人,與烏桓胡將速附丸、樓班、烏延等人,率數千騎奔走遼東,投靠公孫康,今當追否?”

不得不說袁氏兄弟能跑,從袁尚被曹操在鄴城擊敗計算,從鄴城跑到中山,再跑到幽州,進而與袁熙跑到烏桓,又從遼西跑到遼東,三年間奔走四千餘里,可以說袁尚不是在逃跑的路上,就是在即將逃亡的路上。

“哈哈!”

曹操大笑幾聲,心情甚好,問道:“公達以為如何?”

荀攸捋著鬍鬚,說道:“啟稟明公,河北已下,幷州在手,烏桓滅亡,今時唯有遼東尚存。以攸觀之,公孫康聞我軍白狼山得勝,心中早已恐慌不已,生怕明公進軍征討。若明公進討之,公孫康必聯合二袁。”

說著,荀攸也是笑了一聲,說道:“若明公降恩不徵,授官賜爵,我料那公孫康態度又是不同。”

荀攸所言乃是實情,公孫康對待袁氏兄弟的態度,取決於曹操對他的態度。如果率軍征討,公孫康為求自保,必然與袁氏兄弟聯手。若曹操選擇懷柔,公孫康則會用某種東西以表達他對曹操的服從。

今之核心問題取決於曹操是否覺得有必要征討遼東,而不是公孫康是否願意歸順。

曹操點了點頭,感嘆說道:“遼東孤遠,從遼西柳城至遼東襄平,路途亦有千餘里之遙。其間遼澤遼闊,以此為險,實難徵之。且我軍輜重短缺,需從幽州調配,從幽州至遼東,又至遼西,約近兩千裡,轉運艱難啊!”

打仗即打後勤,數萬軍士不事生產,每日消耗的糧草非常恐怖,且長達二千里的輜重補給路線,光徵發民夫就不知道要十幾萬,甚至幾十萬。

“司空,我軍白狼山大捷,威震塞外,公孫康早已驚恐。不如趁機攻之,徹底平息遼東。至於輜重糧草,今秋冬已至,旁海道退潮結凍,輜重可從此道而來。今若不取遼東,仁恐我軍走後,公孫康又會圖謀作亂。”曹仁說道。

曹操略有猶豫,不知是否要趁機征討遼東。

繼而,曹操目光落到牽招身上,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界穿越:開局覺醒神級天賦

仙人指天

都紅革成了,才告訴我這裡是西遊

丟手串的剩人

我才不是精神病

一本書魚

都市絕代醫仙

唯愛瑩

收錄一群廢妃犯婦,我不無敵行嗎

清風靜來

就你還想成仙?骨灰一揚全祭天!

丁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