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7章 劉表愚行,不過適得其反爾,舍弟諸葛亮,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一個極大的進步。
這一切,都是爐溫更高、鐵水含碳量更低帶來的。
看著鋼鐵以如此迅捷的速度,被直接生產出來,都不用反覆鍛打炒拌生熟鐵,徐庶簡直目瞪口呆。
尤其是他看到,熔爐前面還修了一個環形的軌道,以供一輛輛裝著盛鐵水容器的小車迴圈行駛、到熔爐出鐵口前接鐵水。
接滿一大方盆後,小車就直接被鐵匠用卡鉗拖著往前駛開,讓出位置供後面一輛跟上繼續接。
而那條供小車行駛的軌道,毫無疑問也是用鑄鐵直接鑄造的,這樣才能確保接鐵水的時候,車上的容器被限位,不會靠得太近或太遠,導致鐵水濺出來。
為了這麼一個簡單的流程標準化,居然連軌道都用鐵來鑄!可見車騎將軍這兒,鐵是何等的不值錢。
而最讓徐庶驚詫的,還是灌鋼煉好後,在鍛造區被各種前所未見的工藝鍛打、加工。
諸葛亮在過去兩個月裡,把水力鍛錘的雛形也造了出來,以後再鍛打鋼材、把鋼熱鍛變薄、打造定型,就不用全程鐵匠人力掄大錘了。
鐵匠還是得用,但都是最後精修階段,前期大力出奇跡的粗鍛完全可以交給水力。
只可惜鄂州這邊的長江兩岸、支流落差普遍不夠大,水能不夠強,不如蜀地都江堰周邊的岷江水能衝擊力。水力鍛錘的規模和選址也就很受限制。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誰讓平原地區的河流落差,就是不如群山之國呢,新的鍛錘至少比舊的人力掄大錘提升五六倍生產效率,也就夠了。以後進了益州,再考慮十幾倍以上的。
鍊鋼、鍛打、淬火、磨礪……兵器鍛造的四個環節,在諸葛亮的大刀闊斧整頓下,每個環節都有不俗的進步。
從耐火熔爐,到水力鍛錘,到現代化學思想指導的冷淬,再到皮帶輪傳動的磨刀砂輪,四管齊下。劉備軍新鍛造的刀槍質量,顯然已經不是一年前可比的了。
徐庶目睹這一切,也暗暗慶幸自己投了一個明主,有這樣全方位的發展,車騎將軍在終結亂世這個問題上,顯然擁有了袁曹都不具備的潛力。
最終,在一番磨合後,諸葛亮也幫助徐庶、石韜二人,選出了他們各自在仕途起步階段的崗位。
徐庶就暫時擔任鄂縣縣令,而石韜擔任對岸的邾縣長,先主持一年半載的地方建設工作,表現好了,或者後續遇到戰事,能有軍略層面的貢獻,自然會另有調任。
尹默、李仁想跟著恩師繼續搞教育,就先做江夏郡的禮曹等教育相關曹的曹掾、曹屬。
至於還沒來的向朗,聽說他需要先婉拒劉表徵辟的秭歸縣令職務,然後來劉備這兒找個比縣令更低的位置,以示自己“來江夏不是為了榮華富貴,是為了更好的求學”,諸葛亮自然也會成全他,就表示說等向朗來了,可以擔任一下武昌縣的縣丞。
縣丞雖然比縣令級別和品秩低了一大截,但武昌縣這個縣卻更值錢,是郡治級別的縣。而且武昌這地方,後世發展就更好了,簡直是一省級別的樞紐、數州通衢。
用大縣的縣丞,換小縣的縣令,向朗其實根本是不虧的,只是名聲上照顧到了。
而只要這個訊息傳回襄陽,讓其他荊州流亡北士知道劉備如此顧及去投奔之人的面子,自然會更加嚮往投奔劉備。
不過,諸葛亮的計劃雖然做得好,但執行層面卻遇到了一些小小的問題——
他帶司馬徽、徐庶參觀完武昌的學宮、印書坊,加上鄂縣的鐵礦煉廠鍛造廠,怎麼也五六天過去了。算算日子,第二批的向朗等人,以及在老家盤桓的岳父黃承彥,也該回來了。
但是,到了預期迎接的日子,諸葛亮卻沒等來人,反而被劉備喊回了武昌,告訴他了一個意外訊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