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章 《帝國時代》科技:流刺網,舍弟諸葛亮,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後更驚:“日得千斤還不成功?一共下了多少竹罾?”
對方便說這些天已累計下了幾十張,是逐日增多的,先生還改良調整了好幾版,
最初第一天總共只抓了幾百斤,經過五天陸續改良,已增長了十餘倍。
劉備愕然,欣慰又問:“你叫什麼名字?原先跟隨何人?”
那人拱手:“俺叫唐光,豫章人士,早年鄱陽漁戶出身,後在江上給富商行船。前些年故主在廬江為水賊所殺,俺流落廣陵。幸得糜公招募擅長駕船之人,俺才討口飯吃。
前日糜公將俺劃撥給了先生,幫先生駕馭船隊,先生看我勤勉,留在身邊做事,這幾日又命我們伐竹製罾。”
劉備點點頭,心說是糜家商船隊的,難怪打扮介於商人和水手之間。
劉備心情好,就勉勵了一句:“能跟著諸葛先生做事,那是大機緣。若肯好好聽點撥,縱是水手、漁夫,得榮華富貴亦是不難,且帶我們去見先生吧。”
唐光很快帶路,把一行人又領到了上游數里外的河邊,劉備便看到了更大的陣仗。
岸邊足有好幾百人被諸葛瑾搖著蒲扇指點調撥,忙來忙去。
劉備並步小跑相迎:“子瑜!數日不見,在家做得好大事!竟還對公佑秘而不宣!”
諸葛瑾飛快轉身,拍了拍手上的汙垢,也不謙虛:“些許伎倆,尚未改良完備,何足道哉。”
劉備笑著吹噓:“剛才那邊幾網,便日得千斤,這還嫌不夠好?能推廣此物,我軍糧荒總算能緩解大半!荊吳之民稻飯羹魚,能靠漁獲補足,至少能少吃一半糧米。”
諸葛瑾:“將軍方才看到的,是我兩天前改良的,當然勉強能入眼,若是四日、六日前那幾版,便完全杯水車薪了。”
劉備原本也沒來得及細看這種新式漁網的原理。唐光等人也不讀書,講不出其中道理,現在聽諸葛瑾分說,劉備自然很好奇,虛心請問究竟改良了哪些地方。
諸葛瑾便讓人拿過幾張旁邊廢棄的“歷史版本”,解釋原理。
“此物名為‘流刺網’,利用江海洄游魚的特性,直接在河床底部放網,橫截潮汐。漲潮時海魚洄游入江,退潮時回海,都會撞到網上。網上還有竹子分叉、劈裂形成的倒刺,可將大魚扎住。”
諸葛瑾十幾天前就想到了這個點子,而他的思路來源,說穿了也是慣性——他前世閒時喜歡打歷史戰略遊戲,比如《帝國時代》,還喜歡看遊戲裡的紀錄片。
而帝國時代系列裡,封建時代都有一個科技,叫做“延繩釣”,城堡時代也都有一個科技,叫“流刺網”。
那遊戲的歷史考據還是做得不錯的,遊戲裡時代二的科技,基本上對應隋唐才會出現。而時代三對應兩宋、時代四對應明朝。
雖然玩遊戲不會直接告訴人技術細節,但他前世同事裡有不少釣魚佬。諸葛瑾團建時跟人聊起遊戲,同事們就告訴過他這幾個科技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
折算下來,在華夏大地上,一繩多鉤的延繩釣,要到隋唐才有,放置直接沉河扎洄游魚的流刺網,要南宋才有。
漢朝人捕魚,還停留在直接用單鉤魚竿釣魚、或者手拋網、或者是升降式的竹框罾笱撈魚,僅此而已。
也正因捕撈技術太原始,所以生態環境保護得非常好,長江淮河裡的漁業資源,簡直比後世十年禁漁期後還要多。人類這點微不足道的捕撈量,對這個時代的生態完全沒有壓力。
所以《三國志》上才說,袁術軍徵兵太多、在淮南軍糧不濟,就靠撿河蚌充飢,易中天還為此在節目上嘲諷過。但誰讓當時淮河裡的河蚌確實多到了這種程度呢。
劉備原先在淮北,而下邳城外只有一條泗水,漁業資源不豐富,才導致劉備想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