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章 侵略如火,不動如山,舍弟諸葛亮,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勳和橋蕤敢在大型戰船大量損失的情況下,依然仗著人多勢眾主動進攻諸葛瑾,當然是有所倚仗的。

他們也知道,水戰時戰船的大小對戰力的影響有多大。

所以此戰之前,劉勳和橋蕤也商討過如何以小船克大船,最後還是劉勳麾下最擅長工巧的謀士劉曄,向劉勳獻策了一條具體戰術:

大量使用麻纖維材料的火把、浸潤桐油後進行近距離投擲縱火。哪怕走舸戰力孱弱,但畢竟走位靈活,航速較快,而且劉勳軍佔據上游順流衝下的速度優勢。

只要不怕傷亡,奮勇豬突,圍上去亂丟火把,把漢軍最有威脅的鬥艦燒了,袁軍再仗著數倍的兵力優勢,便很有望獲勝。

不過,在戰前籌劃階段,橋蕤注意到了一個問題,質疑過劉曄,那就是“走舸矮而鬥艦高,丟火把時若無法投到甲板、艙頂,而是落在船舷、艙壁,滑落水中,又當如何”?

畢竟這就好比站在地上扔火把燒房子,實戰中因為距離遠、力氣不夠,扔在牆上才是常態,想扔上房頂則難得多。

劉勳也覺得這個顧慮很有道理,當時就讓劉曄設法解決。

劉曄畢竟是能發明霹靂車的人,有那麼一瞬間,他腦內甚至真就冒出了“用器械彈射火罐”的念頭。

只是準備時間太倉促,這春谷之戰不像官渡之戰那樣能準備相持幾個月,太複雜的操作來不及部署。

而且這些土壤還是膨脹性土,特別能吸水,吸水後體積能膨脹幾十倍——歷史課本上,說明末李自成張獻忠之亂時,當時的窮人“吃觀音土漲死”,就是因為觀音土的這種膨脹特性。

這五艘鬥艦,最大的一艘能運載五百人,是諸葛瑾本人和關羽的座艦,小的也能坐三百多人,加起來剛好把關羽帶來的兩千援兵全裝上。

只要跳板鉸過了最高點,後續自然下落砸擊完全可以靠重力實現。

只是這種操作比較困難,如果拉得不夠快,加速力反而會變成阻力。只是砸砸走舸的話,完全大可不必。

諸葛瑾原本倒也想直接上五牙戰艦的拍杆,把跳板變成粗大的木柱,頭部鐵錐再加大成千鈞巨錘,直接把小船砸爛砸沉。

但不論怎麼抗爭,鬥艦上還是有幾處漸漸火勢蔓延,這讓袁軍將士統統充滿了期待,覺得戰友的犧牲是有價值的。

走舸隊在衝上來的過程中,就被紛紛射殺了不少士卒,但袁軍被上游水流衝擊之勢驅使,也只有悶頭猛衝了,這時候根本不可能閃轉騰挪,捱了射再掉頭逃跑,只會失去航速,死得更慘。

最終,考慮到敵人沒那麼強大,犯不著這麼早上拍杆,諸葛瑾才借鑑了縮水版的思路,並結合羅馬烏鴉戰艦,弄了帶鐵錐的鉸接跳板。

劉勳也是看到自己的手下,居然能想出這麼厲害的東西,才最終決定孤注一擲,押上全部水軍搏一把。

不管劉曄發不發明燕尾炬,諸葛家的水軍,都會上這麼高標準的損管!

最後還是一些士兵著急忙慌找來長矛,對著紮在船舷上的火把奮力刮劃,就好像給船壁清理藤壺一樣弄下去。

比如後世《武經總要》上就有寫,戰船和攻城車用外壁塗抹溼泥漿防火,是很常見的思路。

然而,袁軍將士期待的眼神才剛剛流露出沒幾秒。

然後,鬥艦上的弓弩手,甚至能直接瞄準了點名,把被拍住的船上的敵兵一一射殺。實在條件優越,適合跳幫衝殺的,關羽麾下步卒也不吝頂著盾衝過去砍殺一番。

漢軍立刻又拿出了新的應對招數,有條不紊地搶險,卻很快給袁軍當頭潑了一盆涼水。

只要確認敵船的人數、高度不如己方鬥艦,關羽就直挺挺衝過去,然後一跳板扎住對方不讓跑,再讓己方刀盾兵衝過去砍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之狂龍聖手

林陽

開局得到混沌訣

北方以北

終歸虛無2

璞歌

災難降臨

一行白鷺上青天

從建設學院開始演化諸天

呆萌小老鼠

武者均衡

七移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