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若不棄收公為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七章 洛邑城中,綜武:這個苦境有點強,公若不棄收公為子,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恢復周禮,將世道重回成康之治時。”

麒麟聽聞,說道:“那他這一生,恐怕會走的很艱難吧,畢竟想要在這世道重建周禮,確實是難如登天之事,他縱使志向不改,這個時代卻會一直摧殘其身其志。”

凌絕頂說道:“確實如此,但他卻不會被這些困難所打到,他會講這些困難視為磨礪自身的最好方法,所以我對他的感觀很好。

走吧,快到家了。”

而後凌絕頂與麒麟便回到了,多年前凌絕頂購置的府邸,凌絕頂走了進去,手一拂,便將陣法解除,然後將麒麟放下,讓他自己去找地方睡覺,隨後自己便走入房間之中,盤膝而坐,閉目冥想調息起來。

第二天早上,凌絕頂自冥想調息之中醒來,凌絕頂走出房間,吸取了一道大日紫氣,便開始晨練起來。

不久,府邸之外傳來敲門聲,凌絕頂停下動作,前去開門。

門外正是孔丘與貔貅,凌絕頂將他們迎進了客廳之中,隨後拿出茶葉,泡上一壺茶水,便請他們坐下,飲茶。

凌絕頂與孔丘相對而坐,凌絕頂問孔丘道:“孔丘先生認為,天地之道是為何,治世之道又是什麼,如今的天下該怎樣去改變他,讓這個混亂的時代,變好成為成康之治時的太平盛世。”

孔丘回答道:“軒龍先生,您認為天地之道是為何。

孔丘以為天地之道在於仁,在於義,在於禮,治世之道則在於規矩二字。

以禮待人,以禮治國,以規矩分制天下,處世為仁,仁義之心不失,待人接物皆是和善心意,與友相處講義,說到做到,若是友人犯錯誤當規勸他們,以此減少他們的錯誤。

治世之道,唯有規矩二字,以禮法約束自己,約束他人,形成一定的標準,成規,讓天下處於一個完整,完善的標準之下,讓人老老實實,恪守本分,如此便是讓諸國戰亂平定的方法。

至於如今的天下,烽煙四起,戰禍不斷,以孔丘一人之力卻不足以改變他,想要太平盛世的到來,需要很多人共同努力才行。

但孔丘雖有宏願,但同行之人卻不多,確實是難上加難之事,但孔丘依舊會努力去做,去培養更多志同道合之人,由我們一起努力,才有實現太平盛世的時候。”

凌絕頂聽孔丘說完,開口道:“孔丘的志向,能一直堅持走下去,便是這混亂時代的一束希望之光,總是會有人參與進來的。”

凌絕頂說罷,孔丘說道:“軒龍先生找孔丘前來,恐怕不只是討論這些吧,軒龍先生若有什麼要說的,還請先生直言。

孔丘若能做到,一定答應先生,幫助先生辦到。”

凌絕頂聞言說道:“我見孔丘來向好友老聃學習周禮,其中的祭祀之禮,我倒是能推薦孔丘去一個地方學習,那裡有著最完整的祭祀之禮。”

孔丘問凌絕頂道:“軒龍先生所說的那個地方是何處,孔丘倒是想拜訪一下,向其學習。”

凌絕頂說道:“我推薦的地方是如今掌管周王朝祭祀之事的童氏一族。

童氏一族乃是軒轅後裔,顓頊帝之後,童氏一族始祖為老童,也名卷章,自顓頊帝收攏祭祀之權,將祭祀收於自身,這一族便一直掌管祭祀之權,也不斷完善祭祀之禮。

而童氏一族傳承軒轅黃帝所傳靈鏡,以靈鏡作為鎮族之物,尊天敬地,與天地自然,萬物和諧相處,還立下不得殺人的規矩,自周王朝建立之時,童氏一族便參與了祭祀之事,連周公旦也向這一族詢問學習過祭祀之禮,所以這童氏一族,是孔丘你去學習祭祀之禮的最佳之地。

我可以為孔丘修書一封,讓你去學習祭祀之禮。

而這封書信的代價則是向我學習鑄術,因為我也想讓孔丘成為我的學生,傳承我的鑄術,不知道孔丘是否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武:這個苦境有點強

公若不棄收公為子

綜武:偷看我日記,林詩音要退婚

壹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