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1章 天下第二,公孫長劍,以血之名,酉前,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是沒聽懂,才激動嘛。”公孫張看著手裡的劍:“高人說話,總是難懂嘛!”
韓行點點頭,他對這種感覺太熟悉了:“真特麼有道理!”
……
韓行和公孫張在私塾一住,就是數日。
因為身份敏感的問題,這數日,韓行都沒有離開過私塾,公孫張也沒有離開過私塾,一直在咂摸什麼叫心中有高山者,不見高山。
過年,總是熱鬧的,呂先生白天會出門訪友,也時常有人上門來拜訪,但多是鐵牛鎮的住戶,也有一些常來常往的行商。
都被呂先生放在中庭接待,熱鬧幾日之後,便見冷清。
這一日,鐵牛鎮下了雪。
呂先生在簷下搖扇,韓行在簷下飲水。
兩人看著在雪中觀劍的公孫張,韓行開口:“這貨不至於就這麼卡死了吧……”
呂先生笑而不語,只是轉了話頭:“天下的事兒啊,都是一個道理,我與他說的,你聽懂沒有?”
韓行輕輕吹著保溫杯上的熱氣:“也不難吧,心中有高山者,不見高山,語出明代大思想家王陽明《世白語注》,說的是一山還比一山高,只要心中有高山,那高山皆平地,也是說……”
韓行說了一堆,呂先生搖扇笑:“難為你都記得。”
“很難忘記啊。”韓行回憶著這些日子的種種,他不明白的事情很多,但困苦的事情沒有,主要原因還是大道理聽的太多。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
公孫張缺少的是知,韓行缺少的是行。
“那你有什麼感悟呢?”呂先生笑著問韓行。
韓行搖搖頭:“先生教的道理是大道理,都是極好的,但極好的道理,總歸還是人在理解,我理解的不是他該理解的。”
呂先生的話,韓行有一半是完全聽不懂,這句高山倒是屬於另一半韓行能聽懂的範疇。
但道理道理,那是先有道,然後才有理。
韓行能領悟的,不能說,說了,就是阻礙公孫張領悟。
至於公孫張能領悟到什麼,那也就只有公孫張知道了。
“你能這樣想,是很好的。”呂先生很欣慰:“道之極,在於不道。”
這句話,就相當直白了。
天下所有道理的終點,在於不可道,不能道,也就是閉嘴二字。
韓行也有自己的困擾:“先生,我喜歡上一個女孩,那女孩也喜歡我,但同時,還有另外一個女孩也喜歡我,我和那個女孩說明白了,但那個女孩好像並不打算放棄,我該怎麼辦?”
“我想和她交朋友,但她想和我結婚,此事何解?”
呂先生搖搖頭:“無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