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彼此彼此
講故事的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彼此彼此,身穿藍星:開局撈了影帝的未婚妻,講故事的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帆工作室群下面一個業績一般的,以單機遊戲為主的工作室就有這麼多專業的人員配置,堪稱豪華。
其實有一件事情放在心裡他不會和任何人說,就是八光年的這個遊戲,以前沙包哥和他曾經出過一個規模類似的策略遊戲。
當時他在純藝的死衚衕裡面走得太遠,沙包就拉著他一起做遊戲。
那是沙包回國後和一個出來創業的策劃朋友搞的,他朋友註冊了公司,沙包拉著林秋加入了團隊不過沒有入職。
那時候林秋在遊戲美術方面還不是大觸手,進組領的頭銜就是遊戲美術師,沙包和他的那個朋友任製作人,沙包兼任主程式設計師和美術指導。
那個專案對他鍛鍊很大。
本來他在這方面就有天分,一個專案下來基本上就把遊戲美術的許多枝節都摸清楚了,這才給後面稱霸GGAc打下了基礎。
當年遊戲做得很不錯,賣了好幾萬份,不過最後被沙包的那個策劃朋友坑了。
他獨吞了公司,錢也只給了他們很少的一部分。
後來沙包嫂做了一頓好菜招待林秋,她就替老公賠罪,“小秋,讓你白忙活了一場,哎,三十幾萬美元就認清了一個人。他有什麼資格在咱們面前談遊戲的情懷?”
“沒事的嫂子,我又餓不死,就算要餓死了,嫂子你給我介紹幾個路人甲演一演不就好了?”
這些回憶冷不丁就會蹦出來,讓他不由自主地望向天空,如果不經歷世間的許多人和事,他至今可能還在抽象的色彩與光影構成的死衚衕裡發瘋發癲。
沙包哥還告訴過他一件事情,“在老歐,純藝是很少有人搞的,學藝術設計的人卻很多。因為純藝總會遇到藝術的價值這種靈魂拷問,人家很現實,純藝不是純科學,基礎科學能探尋世界的終極真理,純藝行嗎?小秋如果你想搞純藝,從批判費爾巴哈開始吧,藝術的價值這一關你就得過。你打算在世人面前瘋子一樣跳大神?還是研究一下設計,搞搞潤物細無聲的東西?難道普通人就不配欣賞藝術了嗎?不能吧?”
這話對於當時年方十九的他來說猶如醍醐灌頂,終於從色彩的魔障中跳了出來。
那一刻他才發現,原來世界如此多情而真實。
對啊,真要在這個死衚衕裡鑽,當初怎麼不去研究數學?怎麼不去琢磨理論物理搞大統一場論?歸根結底,是自己沒有那個天分。
他後來才覺得,純藝這種事情,像卡夫卡這類人,自己玩一玩就好了,有社會價值的事情才應該多做,藝術家的靈感都是從質樸的生活裡來的,不是發瘋得來的。
這就是他後來活得隨性而自由的理由——應如巨匠託翁一樣凍斃於風雪,而不是躲在三尺小屋裡閉目塞聽。
八光年的人員配置讓他想到了這些往事,又應了沙包的話——大廠不一定有能耐同時做好專案管理和遊戲創意。
同樣級別的專案,沙包哥拉了一支八人小隊就搞出來了,而八光年的人員配置,快三十人了,還有大量的跨部門資源,還有大量的外包……
見林秋似乎有點走神,黃鈺欣喊了一下他,這才讓他從地球的回憶裡迴歸藍星的現實。
陳總監笑著對林秋說,“小秋神,我就先走了,一會兒開會踴躍發言。”
“好的,陳總再見。”
大家各自回了自己的座位,蘭驍南這會兒倒像遇到知己跟林秋聊了一會兒。
林秋不用坐班,薪酬相對同級的黃鈺欣也很低,稅後一年十萬塊,其他看績效和獎金,績效因子也要比坐班員工低一檔,不過他倒是無所謂。
“你先自己熟悉一下吧,”蘭驍南最後跟他說,“我們這邊要忙著把上一個遊戲的工作收尾,然後移交到運營部門了。”
“好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