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阿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5章 張遇被殺,謀晉,石頭阿愣,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遷往梁國的姚襄不想再生事端,在謝尚的建議下,主動向殷浩低頭認錯,同時又派出了自己的參軍權翼前往殷浩處說和,不成想殷浩十分的瞧不起權翼,把頭仰的鼻子都朝著天,他頤指氣使的向權翼問罪道:“姚襄放縱小人,偷盜我的馬匹,王臣之禮難道就是這樣的嗎?”

權翼大氣都不敢出,連忙回答道:“姚將軍以威武自圖自強,不曾想最終敗於秦軍,為報秦軍之仇,才會發憤訓練兵卒,取馬只是想用來自衛罷了。”

“姚襄舉動總是自己為事,屢生事端,如此行事豈不辜負了對他的期望?”

“姚將軍忠心事主,絕無二心,此前之事皆事出有因,望殷將軍明察。”

儘管權翼一再的放低姿態,但是殷浩始終不為所動,在跟權翼交談幾句之後,便拂袖離開了;

見殷浩如此傲慢,權翼只得返回梁國向姚襄如事彙報,姚襄聽後,立即明白自己這算是碰上小人了,有此人在,將來的自己依然不得安生,不由的長嘆一聲,無奈的說道:“若是朝廷眾將皆如桓將軍行事就好了。”

嘆息歸嘆息,無奈歸無奈,此時的姚襄依然沒有恢復元氣,因此不敢公然的反抗殷浩的壓迫,但是反叛朝廷之心已然萌生,儘管姚弋仲生前囑咐姚襄投降東晉之後,要盡忠行事,但是誰也受不了殷浩這樣的折騰,所以姚襄加緊了步伐,開始廣泛的招收流亡之徒,力圖最快的速度恢復元氣,以便脫離東晉。

就在姚襄在梁國廣收流亡之徒之時,秦國境內再次發生了變故,自張遇投降苻健之後,被苻健封為豫州刺史、徵東大將軍,到了長安之後,又因其繼母韓氏被苻健所龐愛,封為昭儀,張遇也因此被封為司空,司空掌管天下土木建設、水利建設,是個肥差,按理說苻健對張遇還是不錯的,但是張遇卻始終高興不起來。

張遇畢竟是漢人,非常注重禮義、道德和人倫,自尊心也很強,當初謝尚就是因為沒有照顧到張遇的自尊心,張遇才會復叛的;

張遇從小就父母雙亡,是繼母韓氏把他拉扯大,其中的艱辛只有張遇知道,所以張遇也一直事奉韓氏為自己的親生母親一樣。

張遇投降胡人本來就心裡不痛快,現在自己的繼母被苻健霸佔了,繼母也是娘啊!雖然司空一職也是位列九卿,但是張遇還是覺得很窩囊、很恥辱,在人前抬不起頭來。可是寄人籬下,又能怎麼樣呢,所以也只好忍著。

張遇是忍氣吞聲了,苻健卻老拿他開涮,總給他的傷口上撒鹽,每次上朝之事,或者面見群臣之時,總會在眾人面前,得意洋洋地指著張遇對眾人說道:“這是我兒子!”

每次苻健說這話的時候,都會引得眾人一片嘲笑,張遇“慚恨”,既羞愧又憤怒,雖然表面上強顏歡笑,但是心中卻已對苻健恨之入骨。

要說這苻健也是,堂堂一個開國皇帝,年紀也只有三十多歲,與張遇的年紀相差不大。霸佔了人家的繼母不說,還總是以此取笑人家,偏要給人家當“爹”。久而久之,張遇對於此等奇恥大辱,自然也就忍無可忍了。

張遇本就是漢人,對於投降胡人一事一直耿耿於懷,所以無論是出於個人仇恨,還是民族大義,張遇都已下定了決心要反抗苻健。

於是,張遇暗中聯絡了一些對苻健不滿的將領和漢族豪強,打算殺掉苻健,然後帶著苻健的首級,以及關中的土地,作為見面禮,重新迴歸被漢人視為正統的東晉王朝。

張遇現在十分後悔當初在許昌之時沒有聽從劉建的建議,到了長安之後才受此大辱,因此張遇這次決心向荊州的桓溫投降,張遇相信,以桓溫的人品,再次投降東晉王朝之後,絕不會出現被謝尚羞辱之事了。

於是,經過長時間的準備,張遇決心與宮中宦官劉晃密謀夜襲皇宮,殺死苻健。兩人約定裡應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妖孽小書生

戲命師本尊

明之燭

石頭阿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