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阿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2章 修築姑孰城,謀晉,石頭阿愣,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文盧只是一個流民,因為不堪忍受士族階層的壓迫而奮起反抗,得益於當時各級政府的腐朽墮落,所以起義軍發展的比較快,雖然兵力看上去很多,達到數千人,但是一大半以上都是婦女老人和孩子,有戰鬥力的最多不過一千餘人,這也是當時農民起義的普遍現象,中國的農民是世界上最能忍的農民,但凡是有一口吃的就絕不會起兵造反,而之所以會起兵造反一多半的原因就是實在活不下去了,所以農民起義的時候往往都拖家帶口,這也就造成了起義軍表面上聲勢浩大,實際上戰鬥力十分的不堪。
對付這樣的小毛賊,自然不用桓溫親自動手,既然謝安想拿這樣的小毛賊牽制桓溫,那麼桓溫自然也想跟這個當今朝廷第一智囊玩玩,於是便派出四弟桓衝,帶著謝安的侄子謝玄,領兵兩千人,前往江漢平原圍剿文盧,桓溫給桓衝下達的作戰命令就是:圍而不攻,攻而不滅;
桓溫的意思很明確,就是朝廷你不是讓我圍剿文盧起義嘛?那我就圍剿,但是至於什麼時候能夠剿滅,那就是我說了算了。
這是典型的養寇自重,桓溫的想法就是借圍剿文盧這件事,反過來再將朝廷一軍,因為文盧起義是流民起義,流民起義的特點就是到處流竄,今天在江州,明天在荊州,後天指不定可能就跑到揚州了,桓溫就是想借助圍剿文盧起義這件事,讓四弟桓溫衝帶著少部分兵力在江南大地上武裝流行,然後藉機打壓不願服從桓溫的地方勢力,藉機將地方大權攬在自己手裡;而桓溫則率領四萬大軍駐紮在姑孰城,威脅京城,逼迫司馬昱交出朝廷權力。
桓溫之所以選擇姑孰城也是有深度考慮的,首先這裡是文盧首先起義的地方,雖然最終文盧領兵離開了這裡,但是桓溫依然有充足的理由入住這裡,而桓溫之所以選擇入住這裡是因為姑孰城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好了。
姑孰城是長江上的一個重要城隘,從行政區劃上是屬於江州管理,臨近京城健康,是健康城的西南門戶,當年王敦之亂時,就是拿下了姑孰後,京城不戰而降的。
同時姑孰又距離江陵、武昌不遠,江陵是桓溫的根據地,更為關鍵的是,姑孰城在長江邊上,桓溫完全可以在姑孰調動荊州的水軍直達健康,所以桓溫選擇姑孰城,是有深遠考慮的。
他藉助圍剿文盧這件事,賴在姑孰不走了,同時決定將姑孰打造成自己的軍事基地,在姑孰城安置了重兵,這樣就可以直接武力威脅京城,讓朝廷裡的掌權派們不敢再對桓溫耍小心思。
就這樣經過半年多的經營,文盧毛賊沒有被剿滅,而是被桓溫衝攆著從這個州流浪到了另一個州,每到一處,桓衝就會派人前往附近郡縣打招呼,只要付出足夠多的金錢和糧草,桓衝就會出兵把文盧起義軍趕到另一個地方,不讓他們進攻這些郡縣,而若是這些郡縣不拿出金錢和糧草,或者是公然反對桓溫的人,那麼桓衝就會放任起義軍進攻這些城市,至到起義軍殺死這些縣令或者太守之後,桓衝才出兵將文盧趕到下個郡縣,就這樣,歷時大半年,文盧起義軍行程上萬公里,週轉了四個州,四十多個郡,一百多個縣,桓衝也藉此機會清洗了一把地方反對桓溫的勢力,同時又收穫了大量的財富。
而另一邊桓溫這裡,在姑孰城裡不斷的擴建城垣,同時大量的囤積軍用物資和部隊,將一個原本只是一個長江邊上的小縣城硬生生的擴建成了跟一個郡差不多規模的城市,同時調來了五萬名能戰之士鎮守姑孰城,明眼人都看得出,桓溫這是在將姑孰城打造成了自己的軍事基地,公然的威脅近在咫尺的東晉朝廷。
眼看著桓溫在姑孰城的勢力越來越大,軍事威脅越來越露骨,深感不安的八大門閥的代表們再一次的齊聚在了司馬昱的府裡,這次的八大門閥到會不同於以往,所有人都明顯的感受到了焦慮之情。
司馬昱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