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阿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2章 鄴城外的對峙,謀晉,石頭阿愣,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起來有點尷尬,東晉開國皇帝晉元帝司馬睿當年東渡建康稱帝的時候,身邊是並沒有傳國玉璽的,因為當時的傳國玉璽在洛陽被漢趙政權的皇帝劉聰給搶了去了。
因為沒有傳國玉璽,東晉的幾個皇帝一直都耿耿於懷,因為這傳國玉璽是天授皇權的象徵,皇帝沒有傳國玉璽,就感覺這個皇帝是假的一樣,所以沒有玉璽的皇帝也被統稱為白板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又被世人所輕蔑,沒有辦法,搶又搶不來,所以東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睿就派人用黃金鑄了一個玉璽聊以自慰。
現在鄴城危機,冉魏又去了帝號,戴施此時想起傳國玉璽來,其實也是想趁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替晉室討回這個傳國玉璽。
另一個原因就是戴施沒有把握能夠打敗鮮卑軍,為了防止鄴城城破玉璽被鮮卑軍搶走,所以才會向劉猗提出要先見玉璽,然後再救援的原因。
聽完蔣幹的講述後,桓溫突然對這顆傳國玉璽來了興趣,提出想看一看這顆傳國玉璽。
對於桓溫的這個請求,蔣幹微笑著搖了搖頭,繼續說道:“玉璽在董皇后那裡,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是無權見到它的。”
“那現在戴施要求見到玉璽之後才肯救援,那我們應該怎麼辦?”桓溫又急切的問道,其實在桓溫看來,一塊玉璽而已,給他就給他,什麼皇權神授,全是扯蛋,人家孫策還知道拿玉璽換了三千精兵,我們也可以拿這玉璽換點兵來也不錯啊。
蔣幹長嘆了一口氣,他當然清楚當前鄴城的局面是什麼樣,戴施的救援直接關係到整個冉魏政權的生死存亡,所以若是能拿玉璽來換救援,救下這一城的百姓和數百名官員的性命,倒也是一件好事。
所以蔣幹決定親自進宮勸說董皇后,而桓溫跟劉猗等人也就只能在外面等。
約摸三四個時辰之後,蔣幹終於從宮中出來,手裡捧著一個木匣子,木匣子蓋著一個黃綢,桓溫一看就知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傳國玉璽了,於是連忙走向前去。
蔣幹看到桓溫跟劉猗之後,無奈的搖著頭說道:“我費好大的口舌,才勸說董皇后拿出這傳國玉璽出來,其實這玉璽本來就是他們司馬家的,現在也算是物歸原主了。”
“我能看看這玉璽嘛?”桓溫不死心,還是想親眼看一眼這個傳說中的神物。
蔣幹沒有回答,而是閉著眼睛直接將木匣子交給了桓溫,桓溫接過匣子之後,跟劉猗連忙閃到一邊,劉猗接過木匣子,桓溫把黃綢拿走,輕輕的開啟木匣子上的一把小鎖,開啟之後,一道光茫突然閃出,桓溫連忙用手擋了一個眼睛,等光茫散後,桓溫再定睛一看,只見一塊蠟黃色的玉璽呈現在自己的面前。
桓溫屏住呼吸,小心翼翼的仔細端詳著這塊玉璽,只見這玉璽方圓四寸,上紐雕有五條龍,玉璽的其中一角呈金黃色,明顯是被修補過,看來當年西漢王政君怒摔玉璽一事確實是真事。
桓溫慢慢的把玉璽從木匣子裡拿出來,看了一下玉璽的四周,玉璽下面明顯有被磨過的痕跡,上面有用小篆刻寫著一行字,劉猗熟讀經書,自然是認得這些字的,上面刻著的是“受命於天 即壽永昌”,在玉璽的肩部也刻有一行小字,經過辨認應該是“大魏受漢傳國璽”,這應該是曹丕篡漢時所刻,在這一行小字的另一邊還有一行小字,上面刻著“天命石氏”四個字,這應該是石勒稱帝時命人所刻。
桓溫與劉猗反覆打量著這顆玉璽,唏噓不已,一顆小小的玉璽,竟然承載瞭如此厚重的歷史,怎能不讓人唏噓。
“這塊玉璽實在太過重要,劉猗一人拿著太危險,現在鄴城被圍,周圍全是鮮卑兵,萬一被鮮卑兵俘獲,玉璽到了鮮卑那裡,必然又是一個稱帝者,所以最好是讓戴施派人來取,你可告訴戴施,就說我等願意奉上玉璽,只是玉璽乃神器,為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