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阿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章 勸降李福,謀晉,石頭阿愣,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袁喬見桓溫同意了自己的想法之後,便將李福拉到了一邊,對李福說道:“蜀地本就是我天朝益州領地,你主借五胡亂華之際趁亂佔據此地,以草民流寇身份僭越稱帝五十餘年,現我天朝軍隊已經兵臨成都城下,士氣旺盛、氣勢如虹,拿下成都指日可待,但是桓將軍體恤民情,不想傷及無辜,想效仿鄧艾與後主劉禪故事,希望你主能主動投降,若是如此,一則可以保全你們李氏性命,二則可讓成都百姓免受戰火蹂躪,也不啻為功德一件啊。”

袁喬說的很對,益州本就是晉朝故地,是成漢國的開國皇帝李雄等人趁亂佔據然後僭越稱帝的,在那個重視出身的年代,李雄等人的草民流寇身份確實是最低賤的,但是那又如何呢?亂世為王,靠的還是手頭有沒有軍隊,槍桿子裡出政權,到任何時候都不過時。

所以對於袁喬的勸降,李福冷冷一笑,輕蔑的說道:“我祖高皇帝起碼還是平民,但是趙國石勒呢?那還是奴隸呢?不一樣稱帝了嘛?你們這些出身高貴的貴族又如何,不還是被從中原趕到了江南去了嘛?益州本就是漢族領地,所以我們的國號也是漢,你們守不住故土,隨意丟棄,置百姓於不顧,我們不過是順勢而為而已,之所以立國,完全是對朝廷失望之極,才不得不自立為王而已。”

對於李福的說法,袁喬無法反駁,當年永嘉之亂時,整個中原都丟棄了,更何況一個偏遠的益州呢?若不是李氏在蜀地稱王,組織力量抗擊匈奴劉淵、趙國石勒,說不定現在蜀地也跟中原一樣,赤地千里了呢。

“永嘉之亂,中原陸沉,確實是我朝天子不明、奸臣當道所致,現今皇帝英明神武、聰慧過人,又有有女中堯舜之稱的皇太后輔佐,政治清明、國富民強,現在我等前往蜀地撥亂為正、收拾河山,這是大勢所趨,沒有人能夠阻擋的,我勸你不要跟天勢作對,若是繼續抵抗的話,除了徒增傷亡之外,根本就改變不了什麼。”

袁喬的一席話,讓李福陷入了沉默,他心中又何嘗不知袁喬說的對,現在成漢國內政治黑暗、皇帝昏庸殘暴、奸臣當道、民不聊生,民心已經不在成漢這一邊了,這一點從晉軍深入蜀地如入無人之境,成漢軍隊一觸即潰、毫無戰鬥力就可看出端倪,此時若是選擇繼續抵抗,確實是徒勞無益的,還不如直接投降,上可保全皇室性命,下可讓百姓免遭兵燹之災。

想到這裡,李福嘆了口氣,思想上似乎有所鬆動。

見李福若有所思的樣子,袁喬趁機又繼續說道:“成漢政權本就不應該存在,你們趁亂佔據蜀地這麼多年,按律是應該滅九族的,現在桓大人有好生之德,在能破城的情況下不破而選擇勸降,也是為了能夠保證你們的性命啊,若是你們還執意要對抗天朝,破城之後再後悔可就真來不急了,為了自己、為了成都百姓計,希望李太尉不要逆天而行啊。”

袁喬這話徹底打動了李福,是啊,大軍已經兵臨城下,士氣高昂,破城也是在分分鐘的事,現在若要做忠臣確實不合時宜,再說李氏本來就是趁亂佔據別人的地盤為王,名不正言不順,人家司馬氏才是天下公認的共主。

想到這裡,李福嘆了口氣,對袁喬說道:“李勢性格偏執、為人暴虐,而且還生性多疑、不聽勸諫,連他唯一的親弟弟都說殺就殺,我雖身為太尉,但是話語權並不高,甚至連一個練丹的道士都不如,恐怕難以完成此大任啊。”

李福所說的練丹的道士,就是指的範統,範統就是憑藉練的一手好丹才坐上的丞相寶座,但是他卻不知道,這個練丹的道士,聽聞桓溫兵臨城下後,早就一溜煙跑了。

“事在人為,一切都看天意吧,若是你主一定要逆天而行、自取滅亡的話,我們也就不得不攻城了。”袁喬理解李福的難處,生逢昏君,一切努力都是白費,但是在當前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只能抱著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妖孽小書生

戲命師本尊

明之燭

石頭阿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