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阿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章 襄陽先行,謀晉,石頭阿愣,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桓溫很明白郗超的意思,而桓溫剛剛也是被氣暈了頭,所以大意了,在得到郗超的提醒之後,桓溫很快反應了過來,所以二人才會相視而笑了。
郗超的意思是:不管結果如何,至少還是落戶了一萬戶,拿著這一萬戶做文章,大力宣傳土斷的好處,以此來刺激更多的流民落戶,這才是上上策。
而桓溫則想的更進一步,再好的政策,沒有人推行是不行的,既然自己無法罷免五位太守,也不敢彈劾他們,那麼索性就來個獎勵,對五位太守進行排名,落戶人口執行的好的,在全州範圍內公開嘉獎,同時賞金百量,並上奏朝廷,讓朝廷出面對該官員進行表彰,並公示天下。
不得不說,桓溫的這一招確實是出乎所有人的所料,在回去的路上五位太守還暗自嘲笑桓溫的幼稚,沒成想剛回到各自的地盤就收到了刺史府發來的嘉獎信以及賞銀,這讓五位太守深感震驚,紛紛猜測桓溫的用意。
首先反映過來的是袁宏,作為剛剛走馬上任的袁宏,接替的是之前因襄陽之戰慘敗而被罷免的謝萬,襄陽離江陵很近,又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袁宏不想重蹈謝萬的覆轍,所以上任之後一直積極備戰,修補城牆、招納士兵,但是同樣因為稅收太少,戶籍人口不足,無法大規模的徵兵,所以備戰一直進行的不順利。
其初桓溫剛推行土斷之時,袁宏是不看好的,因為袁宏十分清楚土斷之策的難點根本就不在流民身上,而在於士族豪強身上,他們利用僑籍政策的漏洞,隱匿人口,偷稅漏稅,中飽私囊,但是因為士族階層就是統治階層,他們不革自己的命,就沒有人能革了他們的命,所以袁宏才認為,桓溫推行土斷必然失敗,那麼誰又會為了一個必然失敗的政策而去積極努力呢?
應該說,袁宏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數郡縣的想法,但是人的高度不同、格局不同,所做出的應對措施也就不同。
在收到桓溫的獎嘉信之後,袁宏敏銳的察覺到,這個桓溫不一般,在刺史府的時候還在發雷霆之怒,這一轉眼的功能就能放下憤怒,發出嘉獎信,態度可以說是一百八十度的轉彎,袁宏明白,能夠控制自己情緒的人,肯定不是一般人。
袁宏開始認真審視桓溫這個人了,做為一個次等士族出身的桓溫,能夠隱忍十年為父報仇,又能以一個郡的兵力擊敗趙國數萬大軍的進攻,人格魅力能夠大到讓當朝公主、皇帝惟一的妹妹奮不顧身的捨身營救,又能得到司馬昱、瘐冰兩方的同時器重而出鎮荊州,這樣一個能隱忍、有膽識、夠執著的人,一般也都是有點性格偏執的人,這樣的人一但認定的某一件事,就一定會推行到底的。
至少在推行土斷這一件事情上來看,桓溫是在認真的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跟著這樣一個領導混,也一定是有前途的。
所以袁宏決定,對土斷之事不再拖延推諉,決定認真的執行土斷政策。
襄陽作為四戰之地,經常遭受戰爭的蹂躪,又地處前線,距離趙國太近,自趙國石勒建國以來,每次南下,都必打襄陽,所以襄陽在歷史上也是經常的得而復失,失而復得,最近一次收復還是王敦北伐之時收復的,因為這個緣故,襄陽地界上基本上沒有士族勢力的存在,只有一小部分的寒族地主在襄陽維持著局面。
基於這個緣故,袁宏覺得土斷之策可以首先在襄陽開啟局面,雖然寒族地主也囤積了不少的僑籍流民,但是寒族畢竟比不上士族,當時朝廷評判斷對方是寒族還是士族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祖上有沒有當過大官,出沒出過名人,寒族歷史上只是當過地主,經過商,最多也就當過地方上的小官,對於這樣的一個政治上沒有影響力的群體,袁宏是根本不懼的。
主意打定,袁宏決定親自執行,於是便從太守府中挑選幾個得力的干將,又帶上一班衙役,浩浩蕩蕩的來到了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